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讶道自愆盟,天成烈女名。


生前既无分,死后空馀情。


粉化应成碧,神寒俨若生。

庭前种竹一千竿,屋后收禾三百廛。


欲向而家漆园祖,与君重注大椿年。

消渴文园竟若何,霅川秋色卧游过。


门前旧客随金尽,镜里新愁上鬓多。


空观不妨天女侍,小词犹要雪儿歌。

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阴。


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


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

久响高峰老古锥,名山随地见威仪。


天花过眼能无着,霜雪盈头总不知。


稳坐枯禅同木石,长留古镜照须眉。

赵侯款我城南屋,堂上高悬画一幅。


是时六月凉飙生,万个琅玕照新筑。


衣冠不类河朔豪,船舫曾非剡溪曲。

汪生歙都彦,家世本阀阅。


总角游巴邛,邂逅四仙列。


龙肝窃馀剩,随风堕天末。

穿竹沿溪访隐沦,到门萝薜净无尘。


延年剩有黄精酒,服气真成碧眼人。


书授桥边思进履,花深洞口异逃秦。

手披双竹写新诗,往伴高堂两鬓丝。
总是目前稀有物,升平父老岁寒枝。
往往山家语,多君善住山。
券焚收责便,租散课耕闲。
入酿蒸苍耳,迎人使白鹇。
封生携客来,谒我蓬蒿里。
轩轩抗尘俗,不知谁氏子。
所主吾既贤,伊人亦云喜。
清风起乔木,虞麓浣花庄。
老我成长望,平安字数行。
仙溪诘曲如回肠,东流赴海何茫茫。
凭谁截断天地纪,灌我万顷桑麻场。
钱氏四娘长乐女,黄金如斗提不起。
人间白雪一箴来,天上素秋九月开。
短发不须妨落帽,高歌先拟独登台。
中原桃李经题品,故国黄花赖取裁。
栽荷种竹漫临风,敢道池亭习氏同。
直以蓬心耽僻外,故开茅屋傍山中。
一林萝薜天阴落,万壑烟光日驭东。
拄杖虚夸步月桥,菊松三径足逍遥。
一尊不浅南楼兴,十里欣看北斗标。
紫气关门仍未散,玄谈石室敢相邀。
李氏当年著佛书,此邦犹记旧居庐。
因公寻访松生语,不识何人为守株。
乡邦蔼儒冠,后生良可畏。
况乃领袖贤,疑与古人值。
尔来索吾居,南北几岁事。
一真境界孰能参,赖有斯人作指南。
更赖殷勤招唤得,不知流落在烟岚。
碧潭秋霁禅师笔,白月天空论主形。
是幻是真分不得,为人重说互严经。
香云郁郁覆江城,来现开元长者身。
八十卷经都论了,却将无说示常人。
虎腰黄卷动昭回,无数人天心眼开。
不是机锋妙相契,是渠那肯出山来。
贝叶卷文无表示,於菟曳尾不求怜。
昂藏岂是维摩诘,终日相从也默然。
方山百里路崎岖,按部因寻长者庐。
伏虎已归天女去,陇头新见万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