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门外飞花风约住。
消息江南,已酿黄梅雨。
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

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卷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山列瑶簪束不齐,过云舒卷树高低。


孟郊李白曾行处,泰华琅琊尽向西。


瘦马自穿幽径去,老莺犹恋落花啼。

北邙边、高低丘垄,纵横无数羊虎。
玉鱼金碗何时葬,又见断碑如础。
魂自语。

吴城三面水为州,郡郭东南一派流。


羡尔高居占清胜,更东东去是瀛洲。

野水斜桥又一时。
愁心空诉故鸥知。
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宁越门前路,归鞍驻石梁。


西山气色好,晚日正相当。

泷西雨雪寒羁孤,静观物理知盈虚。
特来问取滋庄去,门前有树青阴敷。


凌寒独立见天倪,高高枝叶深根株。

韦曲风光尺五天,骄骢嘶过酒楼前。


龙舆陌路疏疏雨,凤阙觚棱淡淡烟。


上相彩旃归柳外,王孙金弹落花边。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湖光分柳岸,野趣入桑畦。
锦片花随水,犀尖笋迸泥。
淮云收雨去,蜀鸟失春啼。
联络方舟贴水平,斜连近郭达遥坰。
红尘一道浮明镜,碧浪千层走建瓴。
车马夜阑仙鹤返,玉箫声断老龙醒。
行李随长道,飘蓬笑贱官。
望云瞻白日,临水看惊澜。
鸟语如知节,花开尚怯寒。
去年寥落征鞍急,矍铄殊非马伏波。
今此有缘希陆羽,暮途求佛又如何。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
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
春晴晚步春浦门,小饮醉入梅花村。
繁香吹雪数十树,青山远近疏篱园。
谁家水竹明窗轩,老我清坐俱忘言。
阿亭学书才五经,阿孙学语才春莺。
乃翁去去莫回目,外有先生内有叔。
晓凉门巷柳阴蝉,九陌晴泥著锦鞯。
到处帘栊尽相似,巧棚人静五生蔫。
团团碧树压宫城,白凤门楣淡日明。
回首琼华仙岛上,片云犹欲妒新晴。
碧霄云物献诗题,双阙西边日驭低。
弦月弯环城上塔,锦霞鲜丽水南堤。
仙郎下直辞鸡树,猎骑收围撤兔蹄。
毕逋枝上晓光和,日日庭闱盼树柯。
风送骊歌惊短梦,云拖鸠雨湿长坡。
母心念子无时足,王事催人不奈何。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
十分春水双檐影,一片秋空两月悬。
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
湖上朱阑倚画舟,一天凉雨汉宫秋。
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凫泛泛流。
雾色迷茫三苑树,波光隐见五城楼。
巨石临江浒,天教守帝关。
声疑风树吼,色藉雨苔班。
驳马空回首,妖狐敢抗颜。
新知斗酒意偏深,欲别垆头更一斟。
何客赵城携白璧,几人汉诏赐黄金。
春衣马上滹沱色,夕馆灯前大陆阴。
白日愁人,红尘困我。
叶田田处刚经过。
者边驯鸭浴双雏,者边虚艇横三个。
门外青山列髻螺,园中花木锦成窠。
惭无功业报明主,空占闲居乐事多。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
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
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