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不听哀筝二十年,忽逢纤指弄鸣弦。


绵蛮巧啭花间舌,呜咽交流冰下泉。


常谓此声今已绝,问渠从小自谁传。

清江明月悬,光彩映漪涟。
灯影近临水,筝声遥出船。


明月华灯两相照,筝语弦声何要妙。

炙凤笙,弹鹅筝,弄入阳关第几情,铜壶滴漏明。

愁心不见薛琼琼,何处银筝半夜声。


肠断十三弦上月,一弦一柱总关情。

红颜翠发夺春辉,繁手哀弦逐羽卮。


正使千觞无复醉,谁令中曲不胜悲。


留连起舞惊残夜,仿写遗音入怨诗。

月高夜鸣筝,声从绮窗来。


随风更迢递,萦云暂徘徊。


馀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秦声何处奏,花落玉尊前。
无限佳人思,春风十二弦。
凄凄切切断肠声,指滑音柔万种情。
花影深沈遮不住,度帏穿幕又残更。
海上张家玉雪郎,锦筝银甲醉高堂。
别来万里风波外,灯下闻筝忽断肠。
春晴随意出南城,尊酒花前得共倾。
留客强陪今日醉,听歌不似少年情。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花月可怜春,房栊映玉人。
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颦。
授色歌频变,留宾态转新。
楚馆名娃出,秦筝逸响传。
徘徊芳树侧,掩映杂花前。
雁促玫瑰柱,莺喧锦绣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