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穷西三湘邻,奔迫万岑会。
盘拿崩腾根,疑此先草昧。
不周迁大荒,势落烛龙外。
寻真曾到寥阳殿,小立廊腰花影转。
飞琼仙子下瑶台,绰约云鬟眼波剪。
水沈烟断一帘秋,醉睡海棠红玉软。
一自玄洲守法庐,研泉分得涧循除。
钓头石记修人表,笔削山经作志书。
丹灶晚温松节酒,茶瓯春点鞠苗菹。
归去华阳古洞天,高情萧爽绝凡缘。
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
云冥冥兮叠嶂,君独立兮山之上。
石嶝险兮水道寒,思夫君兮未敢言。
无言兮皇皇,山阿之人兮告我以不难。
七凿混沌死,万变从此生。
海水能几何,呿口下混鲸。
归期不可晚,霜日背林明。
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
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
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
石林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微路入葱茜。
仙家种此充朝食,叶叶枝枝造化力。
去年见时似鹤高,今年萧骚八九尺。
不同矮桧终委地,定向晴空倚天碧。
山郭寻幽历翠微,黔中乐事未曾稀。
丹梯直接仙人阁,夕霭将沾客子衣。
石几开樽看鸟过,云楼倚槛送斜晖。
雪窦虚无启,云幢指顾生。
花唯谙石竹,草乍认山精。
鹿角峰歧过,岩头世外行。
洞天人不识,龙亦自为名。
石室金壶发,丹床玉厂横。
曾经幽客住,不遣宿猿争。
东风送花归,曳杖云可倚。
泉石符宿缘,相见作欢喜。
西瞻少迟留,天末霞成绮。
华阳福地南朝旧,继隐真人共溯陶。
桂殿三层凌碧汉,松林一带卷晴涛。
鹿眠洞口烟光暝,鹤舞山前月影高。
天上神仙白玉扉,春云谁绣六铢衣。
人间传得新诗句,为有高僧到紫微。
句容郭里望三峰,绿翠芙蓉杳霭中。
安得与君骑两鹿,碧岩深处听松风。
怪底浮屠不宿桑,直搜岩窦意徜徉。
洞中日月未尝老,何事仙家有夕阳。
半世观山鬓已皤,欲求钓艇老渔蓑。
杖藜又过烟霞洞,闻说当年烂斧柯。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
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闲清世梦中身。
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
洞口春归草木长,洞中流水薜萝香。
真仙鹤驭今何处,应共白云朝帝乡。
尘寰虽未远,颢气觉偏滋。
日落鸟归去,秋高风劲时。
吟馀下天籁,坐久凛冰肌。
险绝信天开,春萝荫古苔。
不愁云影闭,先得日光来。
片石充棋局,凉坡递酒杯。
乘轺初至忆前秋,岂意持麾尚此留。
立屋得僧成宴喜,游山如谢欠风流。
劝酬同把菊花盏,来往自操莲叶舟。
绿野年来喜有秋,行春到处小淹留。
朝阳亭上初披雾,水月岩中更枕流。
竹径不容周俗驾,桃蹊还泊晋渔舟。
撇衣秉火扪石入,路硬硗确黑如漆。
穷深不见瞿硎生,洞中依旧石藏室。
暖凭磴藓坐,荫觅乔松倚。
一诣云屋深,猿鹤颇相喜。
霜须白纷纷,谓我作黄绮。
仙子去,眇云程,天风杳杳佩环清。
回望九州烟雾白,千山月落影纵横。
香露湿,草晶荧,起看大地尽瑶璚。
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到凡尘。
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稚川仙去忆浮丘,携客岩前问旧游。
怀古临风一杯酒,荻花枫叶不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