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亭高处接诸天,松柏阴森滴笕泉。


玄默拟寻方外侣,清狂仍共饮中仙。


茅容避雨山边店,宗悫乘风海上船。

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药寮坐看云穿屋,莲棹归将叶盖头。


三伏凉来那易得,百年饱外更何求。

积雨暮凄凄,羁人状鸟栖。


响空宫树接,覆水野云低。


穴蚁多随草,巢蜂半坠泥。

绮陌将收五夜灯,后堂锁到第三层。
画檐残烛,细雨恐难胜。


歌板敲愁飞火凤,枕函贮梦结红冰。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小谢轻埃日日飞,城边江上阻春晖。


虽愁野岸花房冻,还得山家药笋肥。


双屐著频看齿折,败裘披苦见毛稀。

昨日占天色,心知有异同。


甫能湖水绿,不合晓霞红。


龙挟滂沱过,蝇惊霹雳空。

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


山容洗得如烟瘦,地脉流来似乳肥。


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


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

峭崿撑天漏,妖云蔽日翔。


千山俱鼎沸,万树各鸱张。


迸雨排银镞,飞湍挂玉梁。

嫦娥真老大,丛桂久参差。


百道流苏掩,千重密幕遮。


羞观鳌背彩,懒放兔身华。

百灵知帝心,风电交相努。


圣主自徵休,甘霖先润浦。


月从所好星,龙怒如奔虎。

客游无赖阻重阴,院落萧条径术深。


数亩林塘观不厌,一窗风雨坐相侵。


灵虬尚有蟠泥迹,老骥宁无越块心。

南荣相距数寻间,满地春泥隔往还。


夜雨暗添篱脚水,晓云浓掩树头山。


修篁夹径宜增植,细草侵阶莫谩删。

已成三日醉,更上五峰亭。


岭外云犹碧,尊前雨半青。


唯然南岳偈,莞尔北山铭。

浓云倒卷黑风飞,转瞬天低墨四围。
一幅画图临小米,断桥孤艇挂蓑衣。
本来僧道亦凡人,随例登坛叩上真。
四乡连日互阴晴,闻道三农俱足耕。
瓦鹊亦知人意好,群飞檐际起欢声。
种种阴霾闷不开,电光闪烁走轰雷。
空潭惊起痴龙睡,露爪翻鳞洒雨来。
万顷禾苗待插田,昂头注眼望青天。
西南风紧飞晴雪,转过墙头是木棉。
不厌潇潇入耳繁,卷帘深坐到黄昏。
梅尚花时便作霖,儿童造化本无心。
保身独鹤归华表,噤口群鸦集禁林。
物态尽随时改变,天公不管世晴阴。
金络香軿匼匝来,门阑彻禁夜无猜。
正怜舞曲随风转,骤觉灯花冒雨开。
屏翳呼云何倏忽,嫦娥收月漫徘徊。
征夫冒暑去无还,风雨如怜五岭蛮。
驿电不知能递否?
连天烽火在深山。
燕闲谁伴泛金焦,注想鸰原望泬寥。
接客后堂聊造适,偃藩临汝正逍遥。
齐名孟季须爰立,一致夷聃异反招。
白雨狂风五月天,须臾霁色复依然。
鹧鸪隔陇啼声晚,一派河流送客船。
斜风斜雨洒纤纤,一洗江南九夏炎。
庭院落花红欲暗,莓苔封砌碧相兼。
天空乍觉微雷过,海阔不知新水添。
年来惟有感伤多,九十春光总浪过。
镜里容颜空自老,梦中诗句为谁哦。
飞花满院销银蜡,细雨空帘锁黛蛾。
崇朝竟日雨{風衰}{風衰},万物萌牙疑水灾。
白屋世情轻席户,青山老大厌莓苔。
常时杨柳烟中绽,今岁花枝雪未开。
暑雨下民怨,惟予为甚之。
如何小斗室,竟作一方池。
沉灶古所叹,枕流今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