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画角城隈起,风吹响入云。


清秋易生感,深夜更多闻。

人归郭门树,鸟噪野田风。


雨散高城上,日落深涧中。

三日不出门,草长门前路。


登楼一水明,倚柱千山暮。

竟夕雨连舍,今朝云出溪。


轻雷千嶂外,馀日数家西。

水涨孤村白,天垂四野青。


开门秋雨霁,闲步郭西亭。

夕宿钿林院,萧萧竹树分。


风雷回骤雨,星月度微云。


妄色空中灭,名香静处闻。

溪雨清明过,游云薄远空。


鸥喧春水至,燕落晚泥融。


麦秀千家暗,桃花昨夜风。

暑雨频经信宿休,近郊方出释潜忧。


虽妨麦始二停穫,且见苗知一半收。


神岳怖民藏电雹,老松凭寺偃蛟虬。

一发坼青冥,蚁路何织微。


我行新雨后,耳目攒灵奇。


蛟螭突两崖,牙角森觺觺。

一雨端能减百忧,肩舆径上最高楼。


山容净洗无穷碧,江水新添自在流。


已觉春随花片老,不应身似贾胡留。

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


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雨过晴楼独上迟,海云江树远含滋。


繁华尽逐东流水,惟有前山似昔时。

湖上雨新晴,相将著屦行。


葛衣沾野色,纨扇引波声。


吟响鱼皆听,机忘鸟不惊。

毿毿柳色绿垂齐,草引青天去自迷。


人说春园有寻路,我嗟荒径正行泥。


蝶多平日浑如梦,花好谁家又有蹊。

猎猎风吹雨气腥,谁翻碧海踏天倾。


如何农畯三时望,只得官蛙一处鸣。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东风柔弱事春权,剧雨无端转怆然。


不惜好花都委地,却令远草直平天。


龙蛇久蛰应思奋,蛙蝈乘时巳自先。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馀春水生。


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春泥软熟步成黏,水外风光一顿添。


境为偶来生喜色,情缘久住失憎嫌。


黄鹂惯习沙鸥野,古木粗疏径草纤。

雨后炎氛减,空堂起清凉。


萧萧野风声,淡淡孤月光。


晚睡梦亦短,常苦秋夜长。

常年过腊雪犹繁,泽国春光已可怜。


初怪醉魂迷甲子,稍知客路断山川。


柳条着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雨多三径似荒郊,处处秋阴紫翠交。


照水白莲霜雪朵,倚天乔木夕阳梢。


池光俯见游鱼窟,楼角遥临宿羽巢。

雨后重来春更深,梅花似雪柳如金。


青天白日燕雀语,杳杳归鸿风外音。

绿水池光冷,青苔砌色寒。


竹幽啼鸟乱,庭暗落花残。

雨阕凉生楼阁虚,绿槐花落影萧疏。


端门立仗交符后,禁漏传呼上水初。


伏阁预闻明诏语,退朝潜诵直臣书。

积雨黄梅后,多风夕景天。


少阴回玉烛,秋气变薰弦。


孤鸟爰居外,残云螮蝀边。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病根翻作忆山劳,一雨聊堪浣郁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独得见秋毫。


蝉声晚簇枝枝急,云影晴分片片高。

翠湿僧窗里,寒堆鸟道边。


静思寻去路,急绕落来泉。


暮雨开青壁,朝阳照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