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大浪所簸摇,青山为俯仰。


云何峰外雪,亦与相下上。

大山如大国,小山如小邦。


低树无附丽,洪涛恣舂撞。

青峰插天隅,淡月如可吸。


江流疑有声,孤舟舞蓑笠。

大山插洪澜,定是关仝笔。


缣素不能永,壁石写雄逸。

贾生问鵩谩伤神,应愧先生入理深。


肝胆何曾分楚越,心形真欲混人禽。


亭邮永镇愚溪上,扁榜重开罨画阴。

楚水洪无际,沧茫接天涯。


相看不能语,独鸟下江蓠。


蓬子悉有恋,蓬根却无期。

潇湘新试令,家在潇湘南。


雁去犹逾岭,凫来不假骖。


琴声二水月,厅事九疑岚。

黄钟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
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
泽坚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
腊除宁有尽,即夕早春回。
寒付残宵炬,晴催报晓梅。
铜龙还奏夜,画省已传杯。
邂逅论交未几时,又看行李出京师。
儿童先喜占归信,亲友空能动别思。
夜入湘江闲鼓瑟,路逢楚竹好题诗。
昔住东江不计年,青松白竹望潇川。
先知大士当行化,故卜幽栖为结缘。
五姓香花瞻法坐,六时清磬会诸天。
春雨淫不已,江水一夕涨。
初闻渐其栅,离明已三丈。
老弱走山去,浮沉困丁壮。
此是南山石,将来造井栏。
流传千万代,各结佛家缘。
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八洞探幽赜,登台散远心。
雷声带雨重,虹影射江深。
山巩三苗国,天低八桂林。
大尹之官去,零陵近广西。
衡山无雁过,楚树有猿啼。
风俗宜诹访,江山要品题。
日日倚山楼,望云作甘雨。
今朝雨应时,商羊快飞舞。
乔柯翠满帘,新苔绿侵户。
九疑山接零陵近,深峒人家顶版猺。
无日炎蒸长似夏,有时岚瘴望如潮。
溪沿旧号愚犹昔,竹染残痕泪未销。
岩腹潜云构,清凉十亩间。
天留盘古穴,人识宝陁山。
坏像烟岚湿,高僧岁月闲。
旭日多横照,幽岩得粹华。
次山名此地,潇水汇其涯。
峭壁生云叶,危根溅浪花。
信美真灵宅,呀然洞府通。
皇家尊盛德,南夏享阴功。
庙貌邻炎帝,峰名比祝融。
传闻此地稀,来为细搜奇。
眩眼珠泉滴,抬头玉乳垂。
虚明天广大,重叠石参差。
铃索无声讼牒稀,雨馀四野竞扶犁。
小亭独坐心无事,满地绿阴山鸟啼。
平生志不在赢馀,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笔到钟王意有馀,诗章高古过黄初。
班行未上论思地,远使聊宣宽大书。
乞与丰年均饱暖,更申严令绝侵渔。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三人。
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如我真。
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
我自罪大当投荒,君胡为乎亦遑遑。
马蹄舟楫困川陆,省定违离萱草堂。
由来孤操绝流俗,屹与巨镇遥相望。
零陵讵中邦,道阻五千里。
我以放逐来,本非心乐只。
身止高山巅,忽忽弥半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