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恨寻山计苦迟,年过四十始知非。


小轩迎客如招隐,野鸟窥人自识机。


窗外竹深孤鹤下,阶前菊秀晚蜂飞。

一峰潇洒背成阴,碧瓦新堂地布金。


花落禅衣松砌冷,日临经帙纸窗深。


幽栖鸟得林中乐,燕坐人存世外心。

卜居无喧寂,尚论心所宗。
山林苟不静,亦与朝市同。


闻君南窗下,寄傲乐无穷。

手摩铭碣吊延陵,落日青山昨梦惊。


狭世路危行却曲,浮生事了去分明。


竹林熠耀飞台榭,石壁钩辀叫冢茔。

崆峒道士出山频,还入崆峒作主人。


当说梦时都是梦,未逢真处更求真。


蒲团坐破千峰目,信手推开六合尘。

甲子如何管得翁,全无白发有青瞳。


赤泥更是游仙枕,兄卧西头弟卧东。

公是登堂拜母人,往来不倦拜丘坟。


通家无论乡闾旧,八十头颅事事真。

青山鹿门宅,大隐自何年。


密竹披三径,长松幂四筵。


鲲雕秋偃息,鱼鸟暮留连。

小径禅房琐绿苔,坐中闻叶亦幽哉。


此居不是能潇洒,但我初从闹处来。

沈沈院落无人语,燕子归来柳絮初。


行绕东池日卓午,春风吹乱一床书。

隐几得真乐,此轩深复深。


众喧从过耳,一法不关心。


雨止溪添涨,风行竹乱阴。

老街有五老,总角共交游。
动别经多载,相看尽白头。
喜吾归楚国,携酒过南楼。
兀坐虚窗下,悠然太古情。
物交何有感,天听寂无声。
月照梧桐白,风传杨柳清。
太极即人极,坤爻德不孤。
直方真主宰,敬静实功夫。
老桧霜中干,寒梅雪里株。
何处可追游,兹轩景最幽。
穿林开小径,凿地引清流。
竹色明书幌,荷香散茗瓯。
太始混开辟,玄黄敷判初。
人文兆三极,乾盖包坤舆。
宇宙循环渺无间,万有吹息周盈虚。
我居城郭子居山,两地相望数里间。
我已得闲犹未静,子虽处静少曾闲。
莫将花与梦相似,之用心如石样顽。
静明山高倚空碧,山下禅林更幽寂。
常闻老衲去参禅,喜见高僧来驻锡。
岚气蒙蒙路莫分,上方楼阁远嚣尘。
六户虚凝湛不摇,从教尘世自喧嚣。
阶前尽日无人到,只有闲云伴寂寥。
豆蔻风难定,梧桐雨易稠。
两般滋味两心头。
因甚残春同病、到残秋。
南山有孤凤,丹羽何葳蕤。
朝餐琼树实,夕饮天津池。
岐阳曾一鸣,千载今无期。
仙翁家住蓬壶,骑麟来自祥云表。
琼琚玉佩,月裳霞袂,炯然相照。
道出羲黄,才过迁围,文如盘诰。
径深寂寂锁苔茵,此地不生车马尘。
梦断瑶台惟有竹,棋声花院似无人。
蛛因门闭牢穿网,鹊悟枝乾自采薪。
地僻人经少,台阶蚀藓斑。
几随春梦去,兼得性天还。
门闭花枝舞,窗虚燕子闲。
君子存诚志益坚,小轩端坐绝嚣喧。
自甘疏散居泉石,不逐浮华竞市廛。
晓起临池观舞鹤,梵馀倚槛听啼鹃。
幽轩敞华构,揭以止静名。
讲学既有得,为善宁不成。
潭水无纤波,灵台湛虚明。
周氏堂前饮春酒,座中四客平生识。
烛花欲谢杯盏空,乐且厌厌情未极。
借问客为何许人,四人同心不易得。
灵鹫峰寒碧玉堆,红尘断处小轩开。
忘言更觉诸缘尽,只有桃花点翠苔。
残雪犹在屋,园林已半春。
客情盈一舫,幽事杂诸邻。
地有忘忧草,池无赪尾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