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父至老,手不释卷,斋头亦喜书画、瓶几布设。
不数日,翻阅搜讨,尘堆砚表,卷帙正倒参差。
常从尘砚中磨墨一方,头眼入于纸笔,潦草作书牛家蝇头细字。

怪来朽壤耀琼英,小斸倾筐可代耕。


豢豹于人尽无分,蹲鸱从此不须生。


雪镵但使身长健,石鼎何妨手自烹。

物外高栖岂好奇,爱凉坐到雨来时。


四愁岁月空平子,三乐乾坤自启期。


晋代诸贤曲水会,镐京遗泽变风诗。

勾萌日条达,生意腔子满。


一气自流行,色香有先晚。


刻楮信徒劳,剪彩初无本。

目视足不随,高山徒仰止。


何能强筋力,进锐退亦锐。


万里未为远,一息亦当至。

天上种碧桃,结实岁八千。


人间莳花柳,春逐时序迁。


何如庭前草,风月长无边。

平池落金雨,野径栖绿云。


泠泠九天风,月底吹清馨。


暇日足胜游,临池结鸥盟。

秦儒避书烟,逃难商山下。


安刘亦谩耳,后世巧模写。


智琼果何人,一笑示幻化。

子牟魏阙心,身在江湖外。


安知山林隐,不若居廛大。


心苟无所羁,居然谢尘械。

衡湖足秋水,结屋秋水边。


水边复何有,翠壁森吾前。


采之美可茹,钓之食有鲜。

昔人去手版,拂袖归故山。


圉然鱼纵渊,快若马脱闲。


白石真可煮,黄菊亦可餐。

长年如蠹鱼,书底兀兀坐。


人皆笑其迂,吾计未为左。


■然一舒啸,万籁相应和。

我不如老农,绸缪先牖户。


万宝忽已新,见此离离黍。


田家终岁劳,一饱天所许。

琼英轻明生,石脉滴沥碧。


玄铅仙偏怜,白帻客亦惜。

穿烟泉潺湲,触竹犊觳觫。


荒篁香墙匡,熟鹿伏屋曲。

闲民亦幸乐清朝,蓑笠过从语不嚣。


倏忽岂能知混沌,玄冥颇亦识参寥。


年华鼎鼎分杯面,筋力时时借树腰。

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


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


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一生大错空环辙,何啻糜渠六州铁。


不如归来乎山中,山泉自香山酒冽。


冰齑一釂累数觞,山中之乐那可量。

文如翻海百川朝,不说从前两耳嚣。


径与此山俱寂寂,未应吾道竟寥寥。


一生不办雕龙口,十万谁缠骑鹤腰。

诸老鸣靴日上朝,有人幽处厌喧嚣。


江乡十月稻成熟,茅屋一灯山寂寥。


天不与生犀插脑,人今能几宝围腰。

摇荡春光湖上路,多情偏识倡条。
画船系在赤阑桥。
花飞人别处,绿暗雨休朝。

苔封老树槎牙甚,何事春风亦与期。


千尺寒岩无暖气,不妨入眼见丰肌。

浮荣流潦一盈科,独此坚贞岁月多。


入土同时成琥珀,为槎何日到天河。


英灵真是随星陨,磥砢谁能把剑磨。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闲屋。


山人琴剑未归来,知谁把我残书读。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


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夕阳漏影射疏林,三两人家桑柘阴。
鹘过拶开归鸟路,钟敲撞碎野猿心。
常因境胜甘忘食,不为家贫辄废吟。
娟娟万竹照清溪,约住闲云作伴栖。
邻曲樵人曾结社,樽前诗客偶分题。
东风一树棠梨老,落日千山谢豹啼。
岁晚劳行部,千山及万山。
使旌纡雪里,候吏立沙间。
路滑心常骇,诗成兴不悭。
定起空山尚有星,悲笳杳杳上青冥。
壁间灯暗鸦啼树,池上月凉鱼闯萍。
文锦荐盘风字研,彩绳穿夹梵书经。
严陵台下水潺湲,漠漠高风去不还。
处士隐庐遗路侧,永公书瓮出松间。
山田硗瘠民生俭,郡邑萧条吏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