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锦瑟待佳人,冰弦弹五十。


但作相思声,不作穷途泣。

时清不必须,骥足喜长途。

对酒傲高阳,放歌走下里。


醯鸡哂瓮中,老死徒为尔。

刘毅一贫士,蒱摴掷百万。


我无负郭田,种蕙动盈畹。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芳时雨露被恩荣,六馆英游五百生。
揖退花边分佩响,讲馀松外度钟鸣。
风微高阁牙签动,日静深帘绿绮横。
老去重阳又再临,等闲驹隙度光阴。
虚名何苦劳方寸,直道焉能枉尺寻。
夜雨梧桐惊客梦,秋风鲈鲙动归心。
五岭何烦汉节临,暂来南国种棠阴。
诗亲老杜真无敌,迹访涪翁尚可寻。
登览漫穷千里目,衰迟唯有五湖心。
闲意忽不惬,秋声隔市门。
千林空白昼,一叶下黄昏。
归马正修睦,捕蝗俄讨论。
俗物败人意,浅陋欲曷浣。
吾行半天下,绵邈岁月懒。
空空持一身,贸贸著两眼。
挈杖过前麓,凉风动吾巾。
指点昔所玩,示我同心人。
徘徊路将夕,犹能望城闉。
凉天有佳月,何须问盈亏。
彼美黄金花,亦自满东篱。
我归南山秋,从此当乐之。
乘流下东吴,耳目眩滩水。
篷攲舟荡兀,柁正缆迤逦。
晓离林薄傍,晚著沙石里。
苍然山抱溪,游子意何主。
雪残崖下日,风落泉上雨。
严陵固莫及,玄英亦堪数。
短桥平水树清深,树外云生漠漠阴。
衣带冠緌半尘土,少凭书几到诗情。
夜如荒远吠何频,不觉京华旅食贫。
试拥残书对灯火,门前应有往来人。
远如无际近纷然,一棹吴波入楚天。
水面如尘开又合,晚来寒日见山烟。
畎亩秋来雨,村村不厌多。
暑应无热恼,凉可起沉疴。
花动门中桂,叶浮池上荷。
短短长长柳,红红白白梅。
溪浮何处棹,山对别时杯。
春事还应尔,人情有是哉。
每至关情唤奈何,茶颠较酒不争多。
曼声怕到销魂处,雅诨从将换艳歌。
耽病因诗总是魔,破除独借几回歌。
醉听易惹闲思绪,茶韵销来试若何。
频把光阴惜寸分,十年阅尽世中人。
衰容暗换图中象,和气潜回海底春。
香袅金炉沉水暖,茶烹石鼎乳泉新。
朋游族党死生分,老寿今居第二人。
松竹饱经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
身行九折心无转,息住三田气自新。
亲征一纸诏书颁,顿觉中原气象还。
漫说风沙临瀚海,遥怜草木旧淮山。
百年社稷倾危后,一掷乾坤胜负间。
洞中风水锁松筠,一见都忘老病身。
安得结茅长此住,临风临水作闲人。
神京三月春,光风满宇宙。
晓视紫薇庭,宝烟篆金兽。
岂无鲁侯诗,昌炽今犹旧。
小草有臭味,愿附青松枝。
况我三世间,受此露雨滋。
家庭有胜事,陶冶非公私。
蓬莱在何许,缥缈烟涛浮。
飞仙驾飙轮,径踞金鳌头。
手携五色笔,游戏三千秋。
圣明握龙御,六合混文轨。
麟阁有老臣,国脉长在是。
峨峨太华山,浩浩黄河水。
公昔坐黄阁,玉铉宣殊勋。
今居石渠署,袖手看浮云。
出处固有意,岂令俗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