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晚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


旋煎罂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


丹药验方非畏死,文章排闷不求名。

兄弟将知大自强,乱时同葺读书堂。

岩泉遇雨多还闹,溪竹唯风少即凉。

藉草醉吟花片落,傍山闲步药苗香。

蹉跎颜驷不敢陈,寂寂邓禹行笑人。


酒龙千秋吐气色,文豹万里甘沈沦。


图经山海纫为袖,客馆华阳樵作薪。

束书斗酒安吾斋,西风为扫当门柴。


即寒薜衣能护几,未贫苔钱欲上阶。


一丁世自饶紫绶,二酉吾敢劳青鞋。

月团小斗茶品,云液全依酒经。


博山袅罢沈水,白麻拓得黄庭。

先生堂前白板厨,不藏金玉惟藏书。


牙签免讥手未触,非但目览仍腹储。


我无负郭田二顷,家传经训真菑畬。

江楼三日别,相逐不相逢。


回首秋山路,寒云隔几峰。


乡心朝见雁,行色夜闻钟。

梅花村里昔曾栖,千树琼瑶翠羽啼。
君见江东一枝雪,忆余携手铁桥西。
钟阜巉岩玉照新,乾坤何处不逢春。
持将水部官梅去,却寄罗浮阁里人。
蒹葭倚空未老,蓼花被水初红。
我觉蜻蜓得意,翾飞来往薰风。
初日杲杲射北堂,流辉弄影照明珰。
堂前兰玉芬以芳,青霞织帔鬓有霜。
含饴映日坐堂隍,海桃实成花又发。
收却吴蚕八茧丝,草虫连夜促鸣机。
内家见此谁能解,游子江南正忆归。
忆昔同行题落叶,寺前枯树鹤巢边。
不知今度苔枝上,多少秋虫已化蝉。
繁花覆药栏,竟日自盘桓。
欲掇浮名易,能持晚节难。
蔬盘支岁俭,絮帽敌春寒。
一日不曾离此处,风吹疏牖夕云晴。
气凌霜色剑光动,吟对雪华诗韵清。
高木宿禽来远岳,古原残雨隔重城。
楚客之官泛蜀船,画图盈尺见山川。
九江树色潇湘外,三峡猿声滟滪前。
方译渐通巴俗语,国书新绝汉人传。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放小儿拳。
试寻野菜和香饭,便是黄州二月天。
入塾年亲送,尊师藉训谟。
最难唯际遇,切勿浪功夫。
机慧烦先导,专勤亦要途。
璃窗四壁张,清趣味尤长。
风带书声朗,花资墨气香。
作文师永叔,下笔羡江郎。
天上真龙去不回,世间凡马谩争驰。
少年气习今犹在,袖手时来省断碑。
年年天北递离忧,此日城西思倍愁。
正拟封书凭雁翼,又逢挝鼓竞龙舟。
乔椿锁翠皆无恙,棣萼舒红亦寡俦。
韶光九十轻抛掷。
柔风腻雨无人惜。
懊恼大刀头。
芙蓉脸忆珠奁畔。
绿螺细写双眉半。
此处惯留侬。
清明寒食江南路。
年年生把花时误。
明月听吹箫。
临行耐把归期问。
金钱卜信看看近。
花事近荼蘼。
倩俸写来手自校,汝曹读之知圣道,坠之鬻之为不孝。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一老深山问是谁,将母四皓采芝时。
人间尽道官荣好,自有高人世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