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徙倚危峰散鹿群,尊前吴楚望絪缊。


亭台四壁全披雾,城郭千家半入云。


薄暮飞樯环浦下,中宵寒磬隔溪闻。

千觞欲尽尊前酒,七碗曾倾月下茶。


莫笑卢同怜赤脚,当时曾醉美人家。

马首西风衣满尘,喜来茅店见伊人。


清言一唱盘山去,月在松梢露在筠。

残照渐低迷。
倦马愁嘶。
入门先自拂尘衣。

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


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


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

驿馆寥寥半壁灯,可堪独坐想平生。


恼人无赖狂风雨,羁我不闲虚利名。


旧事十年孤枕梦,新愁一种百虫声。

楚水孤舟蜀道车,忽惊枪鸟又春馀。


十年骨肉长抛别,半纸功名任卷舒。


几昧变通方学易,耻随流俗幸知书。

疋马西风暮景悲,皇华心壮不知疲。


消愁不恨瓶无酒,排闷应怜箧有诗。


千室闾阎多冻馁,万家村落半流移。

鸡鸣山畔鸡鸣驿,驻节邮亭一憩之。


且抱衾绸幪冻足,更将衫袖拂尘髭。


谁询赵女磨笄处,颇忆唐王驻驿时。

剪灯雨馆检书看,今古关心事百端。


若得归休是真乐,山中何必炼还丹。

春蚕唧唧枕边闻,衾冷还凭宿火薰。


可奈思乡眠不稳,坐消残烛夜初分。

十里肩舆又渡江,江晴沙暖燕飞双。


楚山花果诗堪写,蜀道风波志欲降。


野哭村舂闻北里,凉天高枕忆南窗。

登山临水兴悠然,安得闲行作地仙。


千室歌谣堪我采,十年逋税肯民蠲。


长途几月劳筋骨,重担何人任背肩。

骢马行行盻蜀都,王尊高兴可能无。


路经全楚吟怀壮,书绝三春望眼枯。


忤世也知缘性僻,病身端不为诗癯。

使客东行莫忆家,马蹄声里度年华。


秋波浸月江铺练,木叶欺霜血染花。


问俗闾阎诗易采,忍寒村店酒难赊。

初春辞穗石,首夏过湘川。


离别刚三月,亲知各一天。


林深多虎迹,地僻少人烟。

几时铭剑阁,昨夜梦刀州。


晓树长笼雾,春泉不断流。


猿声招客泪,物色故吾留。

驻节山中驿,行踪水上萍。


微寒生枕席,急雨打窗棂。


路僻书难达,更长安易醒。

一宿借新店,孤襟坐未闲。


烛花时溅泪,雨气夕生寒。


岂意重临宪,何才五徒官。

滇海形容老瘴烟,文章惊代已徒然。


谗多城市俄生虎,运去英雄莫问天。


旧学传家今有后,新诗题壁迥无前。

候馆哦诗销烛痕,地炉煮茗恶溪浑。


叩门乞火有邻父,打鼓报更还近村。


仲冬寂寂野霜落,残更凄凄山月昏。

蹇余抱孤劣,戢羽还故山。


惕然觉昨非,奄及知命年。


为山念覆篑,结网薄临渊。

高名耀寰宇,白日行青冥。


大旱思为霖,眷焉系群情。


胡为念独善,渺渺怀南荆。

仕止辩时义,岂徒决归休。


措意非中和,亦复乖天游。


阳至百物熙,商清火西流。

司空夙颖脱,五车富诗书。


摛文南宫选,老师谢弗如。


兵曹执枢要,策足跃天衢。

词笔飘飘压两都,当年声价许谁俱。


争传庾信雄江左,竟误虞翻落海隅。


友道金兰三世合,诗篇陶冶万人模。

鹦鹉才高失帝庭,人间穷达转冥冥。


久将尘土抛金紫,自慱声华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来听。

几两平生,自爱登山屐。
任桃李、吹空春意寂。
苍桧交横修竹密。

中原陷贼百城没,龙驭天旋守一江。

恢复未逾衣带水,功名惭有碧油幢。

痛无雁信来沙漠,愁觉梅风到夜窗。

江流渡口春水发,闻子系船林下幽。


题诗忽满西舍壁,把酒独对南村洲。


可怜晏岁不相见,何事青年奈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