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霏微梅雨暗林塘,润逼琴丝草木香。


卷箔钩帘无一事,篆烟终日伴清凉。

秋风天净绝纤痕,且喜新凉莫更论。


坐上卷帘人未醉,秋香满院月黄昏。

东风已过晓天清,尚有飞来柳絮轻。


卷起珠帘窗户静,一番新绿照人清。

燕尾溪头晚色分,蜂腰山断日斜曛。


半篙碧静秋垂钓,一棹黄昏冷载云。

暂脱尘埃污履絇,白云坐看起天隅。


笋梢解箨摇新翠,为作麾幢执万夫。

雨馀湖上数峰青,湖水连天似镜平。


一棹迎凉快襟袖,香从蘋末晚风生。

残春已去不堪招,犹喜莺声破寂寥。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老境惟期得醉歌,何能浩荡涉风波。


关山月白闻归雁,风雨秋深想钓蓑。

小轩风景画图宽,一再闲寻绿绮弹。


雨著梨花春已老,烟沉芳草梦犹寒。

庭萱戢戢漏新春,槛外梅花冷带云。


与客对床风撼竹,一灯殊喜细论文。

柳满长堤绿满池,藕花倚岸两三枝。


文鸳扑鹿惊飞起,一棹高荷艇子移。

小楼连苑碧山前,终日凉生枕簟边。


自是西湖秋更好,水光山色接长天。

弄袖和风拂拂轻,众香迎面酒微醒。


凉寻小径通幽处,花压栏干竹一亭。

松篁交翠入幽深,道院萧闲每遣心。


一炷清香宜燕坐,数声钟磬有馀音。

春去烟光绿已齐,阴阴栏槛晓晴时。


新梢替尽残芳静,喜见馀花一两枝。

草萦平碧柳舒金,春色融融积渐深。


巢燕高低寻画栋,宿云浓淡作轻阴。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


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碧沼波澄拂柳条,坐来未觉水云遥。


轻轻风絮迷新涨,一啭新声破寂寥。

引睡文书堆棐几,穿帘燕子拣梅梁。


好风弄袖湖山近,陇亩摇春禾黍香。

含笑殊名缥与缃,就中晕紫最芬芳。


纤枝小摘涓涓露,鼻观须参著肉香。

薰风过雨到池台,绿荫都无一点埃。


傍架垂垂薇露重,糁枝已有橘花开。

势凌空碧小嶕峣,秀木成阴映断桥。


注意便为庐阜想,摇风最喜水芭蕉。

秋满江亭生紫烟,纶竿稳泛木兰船。


多情只爱芙蓉水,便得鲈鱼不卖钱。

清溪绿涨岸西东,五月荷花似锦红。


安得水亭杨柳畔,疏帘小扇坐薰风。

玉露凋伤赤岸枫,寒江月落雁呼风。


谁知茅屋荒山夜,亦有长吟抱膝翁。

掷下长竿及短蓑,又将横笛弄烟波。


竹枝声断雁飞去,不奈江天好景何。

两岸芦花夹钓舟,轻风不动水光浮。


主人已醉金盘露,闲坐船头看白鸥。

老木埋云水浸沙,常言山尽是天涯。


谁知却在天涯外,仿佛青山似旧家。

山近不嫌暖霭,溪回更带寒泉。


水净沙头有此,岚萦水末疑然。

一山晴日一林风,僧舍人家杳霭中。


行自章泉过怀德,依稀图画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