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家茆屋隔寒林,独抱枯桐觅旧吟。


门掩无人飞蛱蝶,白云垂地结晴阴。

山合云初尽,溪阴下夕阳。


贪看无限好,柳底坐秋光。

缉熙殿里御屏风,零落谁收百岁中。


锦树总含春雨露,画桥犹是旧青红。


花开陌上怀归燕,潮落江头送去鸿。

朱阑清影下帘时,泠泠修竹低。
满园空翠拂人衣,流莺无限啼。


莲叶小,荇花齐,雨馀双燕归。

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石边生。

罢宴归来未夕阳,锁衣犹带御炉香。


侍儿不用频挥扇,修竹萧萧生嫩凉。

纳纳乾坤,问才子、几人轻许。
人争道、北平司李,骚坛宗主。
碣石宫倾北海酒,令支塞卷西风雨。

拂袖归来,闲管领、烟霞除目。
算得是、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

雒社耆英,高会处、门前双戟。
风景好、沙堤花柳,锦堂琴瑟。
北叟南翁须健在,东封西禅何时毕。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
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
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

老子生平,雅自负、交游然诺。
今已矣、结茅高隐,溪云生阁。
暇日好寻邻父饮,归来一枕松风觉。

老矣君谟,曾日啖、荔枝三百。
拂袖去、笋舆芒屩,弹琴吹笛。
九日登高黄菊酒,五湖放棹青山宅。

满目山川,那一带、石城东冶。
记旧日、新亭高会,人人王谢。
风静旌旗瓜步垒,月明鼓吹秦淮夜。

把酒登高,望北固、崩涛中断。
还记得、寄奴西伐,彭城高宴。
饮至淩歊看马射,秋风落木堪传箭。

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
尽行乐、溪山佳处,舞亭歌榭。
石子冈头闻奏伎,瓦宫阁外看盘马。

诗酒溪山,足笑傲、终焉而已。
回首处、乱云残叶,几篇青史。
昔日儿童俱老大,同时宾客今亡矣。

顾盼雄姿,数马槊、当今谁比。
论富贵、刀头取办,只应如此。
十载诗书何所用,如吾老死沟中耳。

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
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
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

松栝淩寒,挂钟阜、玉龙千尺。
记那日、永嘉南渡,蒋陵萧瑟。
群帝翱翔骑白凤,江山缟素觚棱碧。

楚尾吴头,仅斗大、孤城山县。
正遇著、青丝白马,西风传箭。
归去秦淮花月好,召登省阁江山换。

香趺印浅。
不涴春泥红一寸。
罗袜钩钩。

虅溪竹路。
鸟道无人云独过。
鹿栅猿栖。

闲居兀兀自堪惊,还羼溪山缥渺情。


树石一庭皆可友,世人休问作么生。

绿树阴藏野寺,白云影落溪船。


遮却青山一半,只疑僧舍茶烟。

两岸好山如画,丹崖翠壁楼台。


爱杀南闽风景,小官何日归来。

小雨春池湿凤毛,天孙深夜织鲛绡。


何人更立湘江水,独倚薰风忆舜韶。

柴扉不掩,翠微欲滴,断岸芦花风寂。
远峰云树两朦胧,曲径杳、崎岖难觅。


平波澹澹,长松历历,玉洞仙床咫尺。

帝遣鸿蒙奠西极,擘作崌崃两拳石。


南含女几万叠青,下注岷江双练白。


峰顶平悬日月观,泉端对写烟霞色。

沉香亭畔玉傞俄,叠叠春山捧翠螺。


何似江南天水碧,周娘亲为剪宫罗。

瘦石枯松写暮秋,清溪一道带云流。


纶竿纵有无心得,莫怪游鱼不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