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柳丝如烟散晴风,小桃野树交青红。


芳洲细草何丰茸,绿波远与青天同。


遥山西入空蒙中,扁舟兀坐谁氏翁。

社坛侧近地图宽,所作园池亦在间。


十万人家城里住,少闻人有对门山。

飞尘难到碧波中,波上烟云尽不同。


吟断不知惊鹭起,汀花一半在船篷。

洪崖先生住西山,移宅深密逃人寰。


幅巾乌靴腰角带,阔袖袍色浓岚斑。


一筇九节相携惯,矮干家僮蕉扇攀。

洛阳雪深冻阑干,高士僵卧饥袁安。


忍贫束腹一榻寒,不忍持钵邻里干。


令君晓鞭望门看,贤哉此公此操难。

曲江洗刷墨满身,雄恣逸态何超群。


眼中但觉肉胜骨,干也合让曹将军。


嗟哉今人画唐马,艺精亦出曹韩下。

一马形躯百法全,生时灵气取山川。


英雄正用同生死,那忍无声立仗前。

上国巍楼建,凌云在邺阳。


宝山通雾满,金水接源长。


八绮龙文焕,层飞凤彩张。

王孙胸中楚七泽,不学庸史夸水墨。
试开缇袭拂蛛丝,半幅鹅溪射金碧。


余闻女娲炼石补天缺,石破压天天柱折。

别驾来访别,徵我委斋诗。


敢问委之说,别驾自发挥。


万事悉委分,吾何容心为。

瓜步西头水拍天,白鸥波上寄长年。


个中认得江南手,十里黄芦雪打船。

徒观出塞十四万,讵觉权奇冀北空。


不用执驱名校尉,但令苜蓿遍离宫。

中原无事不粟马,散牧春皋荐草中。


何必西来三万里,龙媒二骏是追风。

留侯佐汉日,结志已离群。


唐乐闲退年,陟险勤邦君。


区中岂所慕,物外良作论。

烟云乱昼阴,雨雹交晚风。


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旦气炯清明,曙色淡空净。


悠然见青山,尽见天地性。

疏烟淡月大堤傍,远树连墙接水乡。


子夜吴歌惊宿鹭,风流宛似赵家庄。

林木无声雪色残,一枝晴玉倚琅玕。


双禽何处栖来晚,重拂金衣度岁寒。

缁衣轻拂桂香清,终日间关学巧声。


不是趋时弄喉舌,朝阳要共凤和鸣。

琼枝花发雨晴初,林雀衔虫哺小雏。


食处饥肠虽暂饱,衔来物命肯怜无。

京兆多情世或羞,那知山鸟更风流。


双眉画得天然美,肯向东风媚白头。

曾记当年奏凯还,断滩冲雪过榆关。


如今万里看图画,十载江山梦寐间。

屋头松桧与山齐,屋外飞泉落小溪。


野老相逢多款曲,杖藜时过石桥西。

雅爱结庐芳树林,闲云野鹤一生心。


醉眠不觉春归去,门外落红成绿阴。

赵子西江古木居,客游未返十年馀。


蛟龙倔彊垂当户,蝌蚪流传贮有书。


风雨每嗟乡梦远,尘埃近觉宦情疏。

闲愁如许。
心小难藏贮。
幻出丝丝飞欲去。

山色堆蓝重,水光拖练寒。


主人看不足,终日凭栏干。

窗前惊见一枝斜,照眼英英十数花。


千载简斋仙去后,何人更着好诗夸。

良马六十有四蹄,腾骧进止纷不齐。


权奇倜傥多不羁,亦有顾影成骄嘶。


或行或涉更相顾,交颈相靡若相语。

藻翻数尾已如生,妙绝鱼儿作队行。


不是深知濠上趣,未应笔底得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