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


中年学养道,严于守坚城。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


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


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

海坞秋风里,无悰眼亦开。


潮冲乌屿长,雨过象山来。


畬父收牛种,渔丁拾螷胎。

风雨湖山暮,屠村又鲍村。


鸟巡渔退艇,犬认猎归门。


天作蛮云暗,溪凭剡涨喧。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


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


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

一阳初动生意微,悽风苦雨何雰霏。


不须缇室试葭管,已验时丰与岁饥。


剥复阴阳催短景,乘除天地见深机。

冬雨连宵又彻明,冥冥天意未开晴。


游丝结阵巡檐落,银竹摇风傍砌生。


声乱柝鱼惊旅梦,湿欺谯鼓断残更。

山路崎岖两度经,一毡灯火宿长亭。


萧骚万籁风初起,淅沥三更雨未停。


门外峰峦森画障,床头星斗隐青萍。

尽日冲泥惫病兼,槁梧时据梦非甜。


乌台雨急秋灯暗,赤县城荒夜柝严。


尘土荣华均赵孟,草茅消息自羲炎。

骤雨飘风不终夕,江山万古横青碧。


人生此意要识取,身在乾坤谁主客。


神仙十洲更三岛,将相五侯连九伯。

极目燕云望海鸿,江楼一笑雨兼风。


行边戏语三年约,梦里清欢两月同。


归棹细穿汀草绿,别尊新剥水菱红。

肯教一日不相闻,风雨萧萧咫尺分。


乡梦久残思转剧,砚田渐熟恨方殷。


抛书乍可寻黄鹄,陟屺无劳望白云。

荆河终日雨沉沉,点缀重山黛色深。


芳草绿迷羁旅梦,浓云碧锁望乡心。


江豚吹浪千峰暗,石燕旋风万壑阴。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


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浸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

满城风雨近重阳,旅客他乡是故乡。


遍插茱萸犹有恨,独看鸿雁不成行。


悲秋自古诗多好,败兴从今事正长。

黑风吹海天地青,四野八荒云画暝。


洒作人间三日雨,萧飕似带鱼龙腥。


神鞭鬼驭走万骑,居高建屋倾千瓴。

敢友天下士,辙环之四方。


适愿得所向,偶如钟应霜。


交态久未定,市道良可伤。

悲风送寒雨,遥夜俄总至。


草木虽战秋,渠能保柔脆。


杯盘照青灯,哦诗久无寐。

秋徂风雨多,欲作雪霜迓。


况乃地气偏,寒暑或相借。


温凉久未定,裘葛易无暇。

秋江冒后土,馀潦满沟浍。


行人泥没辀,腐黍乱荒荟。


结客山中游,风雨在颠沛。

雨气天末来,暝色江皋起。


层林蔽楼观,黯淡水云里。


匹马何所从,翩翩五公子。

逐客多年住海滨,今朝喜作北乡人。


飘风扫地卷烦暑,骤雨翻空洗瘴尘。


境恶乍离宾馆陋,眼明欣睹佛祠新。

海国冬常燠,阴霾忽满山。


飕飕北风劲,凛凛冻云顽。


蟋蟀已无语,芭蕉犹强颜。

淮海岁方新,层阴便浃辰。


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


野鸟千声异,江芜一色匀。

昔向沧浪吊独醒,中流风雨正扬舲。


江空风卷潮头白,野旷云迷岘首青。


挂席正思遗佩浦,推篷已过濯缨亭。

清河绿涨琉璃堆,黄河浊浪排空来。


两流合一混泾渭,喷薄东注无时回。


孤城迤逦枕其左,昼夜怒激声喧豗。

风雨忽如此,空山方昼眠。


故应为计拙,可复要人怜。


灯火乡村路,桑麻杜曲田。

叶间谁缀金丸。
一攒攒。
只为高枝临水,摘来难。

自恨开尊约已迟,晓来风雨半离披。


不知犹有春多少,为报东君好护持。

早发咸阳宿始平,半笼银烛照深更。


窗纱猎猎惊风势,庭树萧萧送雨声。


顾我未成疏馆梦,何人不动故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