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汲黯廉平汉主知,淮阳移病苦情羸。


偃藩政事应无及,伏阁精神定未衰。


天欲期人身必乏,帝疑飞将数多奇。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夜泊城头秋气微,湖烟江月共依依。


世间安有闲云鹤,不向匡庐何处归。

一官万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日晚长烟高岸近,天寒积雪远峰低。


芦花渚里鸿相叫,苦竹丛边猿暗啼。

丞相过邦牧,清弦送羽觞。


高情同客醉,子夜为人长。


斜汉这过斗,寒云正护霜。

龙堂贝阙水仙家,夜色清寒晓转加。


淰淰冻云低草树,娟娟晴雪照梅花。


旧盟沤鸟依轻桨,新钓鳊鱼出古槎。

使君晓命木兰舟,霁雨湖光碧玉秋。


乐妓并歌翻小海,诗仙同载上瀛洲。


莼香白露尝初荐,稻熟黄云看早收。

番君国里水云多,雨歇黄梅涨碧波。


锦缆惊鸥穿弱柳,银盘簇鲙裹新荷。


佳人狎坐传觞令,上客豪吟相棹歌。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马朝遨湖上春。


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


高人下榻来江表,神女鸣珰过汉滨。

山川奠南服,藩屏壮江圻。


肃徒三千里,咫尺将天威。


晨起理柔桨,容裔江之湄。

寒夜双星入部初,故人相见十年馀。


雁声鄱水牵丝笮,雪色芝山照绮疏。


仲举留宾江郡榻,长卿谏猎汉庭书。

使君千骑出长安,干越新开大将坛。


番令古城楼橹壮,康郎春浪舳舻寒。


军容班剑风云起,宾从胡床雪月残。

楚天风雪几停舻,西过康郎更问途。


置驿郑庄频请谢,秉麾陶侃在江湖。


借才价重连城璧,映坐光摇五色珠。

南风一夜入虞弦,帝遣文星下斗边。


冠盖鼎来诗殷箧,儿孙罗立酒明船。


扫除霜发三千□,笑傲铜人五百年。

忆曾簪笔侍明光,细细熏香拱御床。


正掌丝纶开画省,忽严兵卫坐黄堂。


一时童子能骑竹,三郡词人总咏棠。

淮水汤汤自古传,王家衮衮更多贤。


人门秀出乌衣右,时论谁居凤阁先。


已有声名腾众口,故应勋业在长年。

秋高蓟门路,灏气肃以清。


念子将远别,相送出都城。


祖筵集冠盖,绿酒且频倾。

衡门喜见过,相与话行色。
江左昔之官,鄱阳饱从役。
重湖绕官舍,尘不到旌戟。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傍人应不解,仗藜携酒看芝山。
与君同里闬,游宦异西东。
饶郡久司税,天官初考功。
估平常课集,货聚远人通。
晓向金阊折柳枝,临行赠别意迟迟。
欲知别后相思处,梦断匡山月落时。
葳蕤锁罢柝声传,粉署沉沉阁篆烟。
几树夕阳移榻尽,满庭秋色散衙眠。
鸦争熟子时时堕,蛛惜残丝夜夜连。
太守循良谁第一,吴公自古占魁名。
才看振佩朝天阙,又喜还官出凤城。
行李喜沾新雨露,儿童争迓旧麾旌。
严父骑鲸飞上天,承家尚有子英年。
一官护卫参王驾,万里奔丧问客船。
辽海月明惊鹤唳,芝山天相得牛眠。
上人自是云水踪,一瓶一锡西复东。
参禅游遍京华寺,忽忆故乡天外峰。
满空凉露洗残暑,木杯晓发长河渚。
天道不可问,问天天杳冥。
如何正月霜,百卉皆凋零。
爝火乱白日,夜光杂飞萤。
梵王楼阁五云重,缥缈溪山锦绣中。
自信庄严非实相,谁知妙有即真空。
莲灯深映禅龛月,花雨纷飞讲席风。
汝从江右返,正当秋雁分。
几时离却鄱阳水,衣裘尚带匡山云。
我闻匡山天下绝,飞泉百丈吹琼雪。
新晴破积阴,淑气泛行襟。
千里山河眼,百年耆旧心。
霞飞沧海远,烟入绿村深。
正好秋蓬似,因风转未休。
世途轻宦拙,儿女别家愁。
庭次梅初吐,江南橘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