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问天公、是诚何意,明蟾多被云掩。
容华盖世倾城色,嫁与北荒獯猃。
君不念。

倚苍岩、侧身天地,茫茫知在何处。
飞书草檄邹枚尽,谁使阿瞒头愈。
从军去。

几曾从、岳神祠过,荒垣青了秦树。
卫公留有遗文在,应早同心离黍。
天未许。

向山头、倚空遥问,老天醒也还未。
宵来微月云徐散,已是欲晴天气。
心忽悸。

艳阳天、小桃开了,碧栏干外有凛。
芳汀回看鸳鸯伴,妒杀鹤寒鸿■。
人早审。

已春分、更添炉火,珍珠帘外风凛。
银屏徐爇沈檀面,斗帐碍寒难寝。
愁为甚。

数官家、汴梁都丽,帝京风物堪想。
谁家独出调羹手,入市竞夸无两。
河共上。

瑁湖边、雅宜垂钓,一竿池面风软。
庞公栖隐相邻近,几次走寻吟伴。
随柳转。

怅秋风、只留今日,芦花摇荡无计。
兰舟一路勤相惜,幸是嫩晴天气。


拚且醉。

问江南、几多词客,苏辛姜柳谁许。
天涯有个刘份士,堪与古人为侣。
情万缕。

又匆匆、杜鹃啼老,芳华如水过去。
卷帘更觅嫣红影,减了几丛花数。
留不住。

过清明、一番轻软,新黄都在垂柳。
东风细逐平芜远,吹送钿车罗袖。
春似绣。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
聊自遣。

甚花朝、等闲过了,天涯凄断芳讯。
琵琶不作无情响,弹醒绮罗幽恨。
眠未稳。

最销魂、夕阳初暝,残红栖软芳草。
东风只顾催离绪,又放柳丝青袅。
春易老。

叩红弦、画图飞入,楼台如此幽境。
重阳风日今年好,动我醉怀吟兴。
栏共凭。

爱瑶溪、绿云千顷,荷花都浸秋水。
红亭一角银塘外,鸳梦乍醒还未。
清似洗。

问青山、阅人多少,千秋谁占诗屋。
凤凰台冷余荒草,只有骚坛高筑。
山十幅。

喜新晴、满江春色,游春花埭无数。
春波碧浣玻璃净,轻荡一枝柔橹。
江外路。

荡湖船、花天酒地,鹅潭占尽烟水。
东风无赖吹新绿,双桨趁潮而至。
明月起。

载归人、扁舟容与,果然鸥约重赴。
他乡无此溪山好,回首西溟尘土。
联旧侣。

向离筵、万花围绕,香城都化罗绮。
四年憔悴麟洲客,只有蛾眉同慰。
情早系。

柳蒙茸、暗凌波路。
烟飞惨淡平楚。
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

渐沧浪、冻痕消尽。
琼丝初漾明镜。
鲛人夜剪龙髯滑,织就水晶帘冷。

问长江、几分秋色,三分浑在烟雨。
何人折尽丝丝柳,此日送君南浦。
帆且驻。

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
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
留也是。

这情怀、怎生消遣。
思量只是凄怨。
一春长为花和柳,风雨又还零乱。

压秋香、并肩如舞。
情缘天似相许。
结根自是孤高者,何乃含娇凝伫。

问谁知此时情绪。
匆匆寒食相遇。
东风可是无闲暇,开尽白红千树。

买陂塘旋栽杨柳,不妨三月农务。
溪翁走报新痕涨,昨夜西山雷雨。
将没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