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陈仓金碧夜双斜,一只今栖纪渻家。


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

出墙那得丈高鸡,只露红冠隔锦衣。


却是吴儿工料事,会稽真个不能啼。

绛帻鸡人紫绮裘,彤墀欲报五更筹。
不胜娇冶立清秋。


日影却穿云气入,虹光犹带露华流。

气味


(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


吐血不止。
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

仙葩轮菌蕊珠团,疑是文禽顶上丹。
纪渻养来形似木,独留绛帻倚阑干。
花号鸡冠类剪裁,一丛却映凤仙开。
裹头绛帻非筹报,缠项红罗似斗回。
久养真能同槁木,恒饥宁肯啄苍苔。
晴芳掩映宋窗曛,丑瓣攒鳞斗野云。
艳挺双头谁立异,名侪五德自为群。
丹裳浥露承秋重,赤帻临风唱晓分。
幸托牡丹花下见,数株头上放红英。
锦冠照日疑丹凤,只少东方报五更。
曾祀梁州色未工,移为窗下接谈丛。
司晨既已惭嘉号,斗月犹能散舞氃。
幸比灵芝于我小,竟夸梅瓣不能红。
萌芽浇灌已成丛,一一深红间浅红。
偏近黄昏颜色好,分明秋景画图中。
一枝秾艳对秋光,露滴风摇倚砌傍。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绛帻昂藏绿叶稀,凌风起舞欲高飞。
无因为报天门晓,独立闲阶顾羽衣。
一簇高花晓日朱,深秋颜色爱人扶。
开当水畔频惊鹜,引向池边误集雏。
绛绩昔年催梦冷,红罗今日斗心孤。
亭亭斜倚玉栏秋,缓带仙妆尘外幽。
对日欲酣红晕脸,舞风如意锦缠头。
夺炎自惜班姬扇,妒夜还生青女愁。
洛下名园万锦红。
三三五五画图中。
从来仙鹤最难逢。
袅娜云容献瑞葩,晓云轻罩认笼纱。
喜施繁艳迎诗客,羞寄清香入酒家。
妙质本能兼五德,芳名今复冠群花。
云涌中庭剪异葩,纷纷郁郁叠轻纱。
观光虽屡经群目,荐瑞由来庆一家。
雨洗晶荧飘玉叶,烟滋淡伫簇琼花。
玄霜冷渍丹砂汁,翠羽离披紫霞湿。
金乌海底浴神光,绛帻鸡人露中立。
绛帻峨峨云簇。
秾艳红于霜木。
渲染锦翰黄绿。
何处一声天下白,霜华晚拂绛云冠。
五陵斗罢归来后,独立秋亭血未干。
秋雨初晴后,鸡冠早放花。
飞鸣欲何向,艳冶自堪夸。
僻地裁红锦,遥天堕彩霞。
一种奇花,素秋浓染胭脂色。
岸然高帻。
细丽纹如织。
斗草曾看疑雀弁,莳花有谱种鸡冠。
叶零夜雨潇潇湿,顶向秋阳片片丹。
碎锦丛中如聚鹬,群芳队里讶栖鸾。
斜斜整整遍幽蹊,一色名花肖木鸡。
移向竹篱钻土早,种来茅店傍墙低。
风摇四面秋还舞,露饱三更晓不啼。
一种花曾耐久看,可怜红不倚阑干。
雅宜窗畔添芳讯,漫向墙阴怯暮寒。
露重不妨轻手折,秋深只觉上头难。
霜雪频经过岁华,芬芳浓艳胜诸花。
娇红谁说无多子,似汝娇红子倍加。
濯濯高花染血猩,却怜金距起闲争。
宋家窗下宜栽此,莫问临风不解鸣。
木鸡不与众鸡同,曾逐旌阳上碧空。
学得仙家餐玉法,至今木血不能红。
亭亭高出竹篱间,露滴风吹血染乾。
学得京城梳洗样,旧罗包却绿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