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风雨,空山招得海棠魂。

恰似蜀宫当日女,无数,猩猩血染赭罗巾。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不是征人泪滴成。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


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


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

西蜀来时一寸高,如今丈五尚馀梢。


翻霞弄日长空上,笑杀朱榴著地烧。

烟雨艳阳天,山花发杜鹃。


魂愁数叶暗,血渍一丛鲜。


正色争炎日,重台沓绛笺。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


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


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

锦国春从恨里裁。
云安涪万浅深开。
山头万片□芳影,枝上三更结怨胎。

倦来真觉浪游非,愁见红英涴素衣。


若道此花真解语,也应相唤不如归。

百花争向傅亭开,独有妖红最后栽。


不是锦江新样锦,蜀妃魂挟楚云来。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杜鹃开及杜鹃啼,朵朵猩红踏作泥。


望帝春心烟雨外,蚕丛故国夕阳西。


将归有客愁三峡,再拜何人忆五溪。

上作啼鹃下作花,开时红映一山霞。


心伤杜宇曾为帝,望断蚕丛尚有家。


点点瓣中知古血,斑斑枝上亦春华。

山花多似女儿裙,朵朵红开踯躅云。


万古春心传望帝,一丛清泪湿湘君。


啼当五夜沉寒月,血染千林映夕曛。

开处千山万壑香,一花一叶是君王。


心伤野死重瞳似,再拜春丛涕泪长。

豹汝多情又作花,枝枝古血似残霞。


春归乱向鱼凫落,绝似飘零帝子家。

春魂多少在蚕丛,化作山花踯躅红。


朵朵知含亡国恨,无情亦与子鹃同。

栈阁连云百道斜,猿声处处接三巴。


无多望帝春魂在,半作啼鹃半作花。

子鹃魂半作花开,朵朵红兼涕泪催。


身化只馀孤卉在,国亡空有百禽哀。


佳人不爱因香少,野老何心更拜来。

子鹃魂所变,朵朵似燕支。


血点留双瓣,啼痕渍万枝。


开当寒食后,人正断肠时。

蜀鸟啼来口血深,染成花萼满空林。


芳魂不逐风吹散,还向天涯醉客心。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一声杜宇啼春风,明朝绯挂千山丛。


岁寒此色岂易得,那更朵朵双头红。


共蒂联芳友于爱,一吐一含分次第。

杜鹃嘉树状非常,久向缁林压众芳。


春去尚疑啼蜀魄,客来还错认丁香。


高人好事栽莲社,野叟移根植草堂。

啼魄一天涯。
怨入芳华。
可怜零血染烟霞。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


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多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树底催归咽一声,夕阳喷恨入繁英。


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


尚有春魂遗万古,岂无月色照三更。

东风吹破锦囊结,红裙斜踏清明节。


无言不作子规啼,犹带子规口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