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先生风致古英豪,枕流漱石烹溪毛。


汪汪学海人宏道,滚滚词源仆命骚。


汉最足称徐孺子,禹无能屈伯成高。

松盖筠幢护石门,净居尘境此间分。
不须更觅南行路,已向高峰见德云。
环抱烟云峰,坦夷杉松径。
古寺聊税鞅,忻然遇幽胜。
跻攀上崖阁,足以远眺听。
长松十里晓冥冥,行尽松林到法城。
悄悄虚廊无客语,阴阴众绿有莺声。
新荷万点土花碧,白鹭一行春雪轻。
夹日赤云方变火,行人渴肺欲生尘。
飞流百丈垂虹冷,愧尔山中宴坐人。
农夫秧稻满畦水,行客跨骡无树陂。
热风吹面日方午,忽见绿岩冰柱垂。
良夜斋居倚玉堂,起听宫漏步长廊。
凄风忽来作寒悄,澹月乍出延疏光。
忽忽感时泪欲滴,渺渺怀人心独忙。
风传银漏到虚堂,月色娟娟转屧廊。
自信斋心无俗扰,独怜倚玉藉馀光。
笑谈应作他年话,追逐真成两日忙。
忽递高吟到玉堂,从来大雅仰岩廊。
欲倾鄙意歌棠棣,敢以铅刀齿末光。
识短望洋闻道晚,才惭刻烛搆思忙。
陪祀群工重庙堂,遥瞻台席驻宫廊。
祠分斗极将灵币,地切钧天荷宠光。
奏对岂无忠悃布,精神还忆骏奔忙。
雨洗湖光净可怜,远山湖外敛轻烟。
离披芦荻疑连汉,浩渺兰舟欲上天。
鸟逐帆飞明镜里,渔收网挂夕阳边。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放舟齐鲁下,孤鬓入新秋。
岁月从他去,泥涂愧晚收。
故山频在望,嘉节倍生愁。
醉酒高楼上,何人是谪仙。
河流犹旦旦,月色自年年。
槐露沾珠履,莲风入绮筵。
况侯昔居白云中,爱写纨扇生秋风。
千岩万壑不盈尺,山桥草阁连青枫。
清溪漠漠春流急,苦竹丛深晚烟湿。
宝峰嵚崎青未了,枕下滩声走白沙。
谷口不应无小隐,桃源真恐有人家。
寒猿饮水避帆影,槁叶随波上桨牙。
白壁长廊数十间,峨峨佩剑两苍官。
艳阳满目皆桃李,晚节如公可岁寒。
水鸟飞来一问津,璧宫珠塔便红尘。
开基古佛留遗像,直日奇峰列众宾。
芋火拥残知永夜,霜钟递起向初晨。
长松夹道摇苍烟,十里绝如灵隐前。
不见素鹅青嶂里,空馀碧水白云边。
氛埃斗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
经纶收却不论功,楼阁新成碧倚空。
读罢黄庭时策杖,还从野老赋鱼虫。
黄阁归来鬓未华,一缄今与故人夸。
叫岩东下江如练,犹忆维舟傍荻花。
清时谁敢爱深山,风雨应惭厦万间。
东国尽容原宪病,西京犹放涑翁闲。
诗传秘阁歌盈耳,药进慈闱笑强颜。
归兴乘秋度玉山,始知佳境在人间。
云鸿影外江湖远,皋鹤声中日月间。
秘阁文章天下手,都门图画老臣颜。
新相知自旧相知,近别离成远别离。
拟策已为苏子地,上书还忆汉文时。
律吹和气回燕谷,旌引文星动海涯。
偶然游兴好,泛宅水之东。
一雨天心阻,三秋客意慵。
云凝飞不起,月淡隐当中。
滚滚黄尘车马道。
客游那似还家好。
何况鸳湖鱼可饱。
去城十里路盘纡,幽径平冈驾小舆。
认得鹅湖山下路,绿松岩畔拥僧庐。
官驿停乌节,山桥过马蹄。
可堪离别思,烟树望中迷。
轻风寒浦觉泠然,客子飘飘向洞天。
到处名山堪眺咏,但逢香刹可参禅。
王乔清署通仙籍,陆羽遗林访茗泉。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可成岑。
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