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冲和堂中和气袭,堆笏满床群从集。


宜州太史一纸书,百年笔墨犹山立。


使君所学何超然,要是胸中不负天。

怪底朝来鹊噪门,家书远报女生孙。


须知钟庆由先德,故使遗芳衍后昆。


肌骨遥怜凝玉雪,风光自与茁兰荪。

鸣蝉一一在高梧,含吐凉飕响不孤。


烟水人同凫藻得,风流地似柳桥无。


酒因伏日调冰液,花为炎天隐玉壶。

莺声已比去年长,花气犹含昨夜香。


忽把瑶琴弹雒女,尽惊罗袜湿春阳。


三城且莫喧歌管,四座都迟命羽觞。

离离瓜架外,花种凤仙多。


爱老还朱槿,牵情更绿萝。


香须焚水熟,味可养天和。

半世安贫家自宜,瀛洲进退本观时。


随身况有居山服,傍涧宁惭采藻诗。


案上镜奁今寂寞,林间风日倍凄悲。

汉阴丈人心不羁,生小灌园无是非。


宁辞白发常抱瓮,大笑傍人皆用机。


吾观夫子偏同调,未肯逢时发哂笑。

孟阳诚哲昆,季方亦难弟。


矫矫江夏黄,联飞盛明世。


谈诗各起予,琳琅远公社。

括苍一抔土,遂安万山腹。


大泽生龙蛇,连城孕双玉。


俱操七寸管,并骛千里足。

黄生池阁清,独宿怡我情。


高窗延雾色,曲涧绕泉声。


邻里闲能过,鸥鱼近不惊。

徵君结楼湛溪上,日日钩帘看翠微。


长松云际蛟龙起,叠嶂天边鸾鹤飞。


巫峡锦屏增秀色,仙人瑶瑟带清晖。

善人不得归乡里,此事端为识者哀。


客死忽惊枯骨返,人生那得好怀开。


眼中无复驱羊起,身后犹疑化鹤来。

秋士心情,况遇著、客里西风落叶。
惆怅侧帽行来,隔溪景凄绝。
没半点、空香似梦;只几簇、野花如血。

闻说山人种竹多,秋风萧飒意如何。
浮云不尽夏西谷,落日遥连淇上波。
起舞蛟龙金错落,飞来丹凤锦婆娑。
天地有明晦,阴阳互始终。
人心蕴至理,妙运焉可穷。
端居淡无营,肄业肆旁通。
驾鹤峰头月上时,瘗龙塘下客行迟。
十年杀气何时息,万里流光有所思。
北去雁鸿天似水,南飞乌鹊夜多枝。
睢鸠飞鸣各有止,鸿雁失群终不起。
鸟兽异类尚如此,何况人伦万物始。
生当取义义即死,一死不忍何难尔。
主人家住碧云幽,天半青山拂案头。
大隐未应忘小隐,十洲聊已到三洲。
吹箫可耐风生袂,把酒其如月满楼。
弥望云铺白,高楼雪景催。
香浮金谷酒,冷逗玉堂梅。
冻雀停檐噪,寒鸦结阵来。
江淮飞雪满河东,尔去长安赋汉宫。
到日西山春正好,高楼明月醉东风。
送君北上黄金台,淮水征航晓日开。
今夜飘零何处泊,竹西亭畔笛声哀。
谢家兄弟好,倾盖酒杯中。
今雨情偏洽,罡风气更雄。
海天飘白露,秋水接长空。
道乡曾举龙门话,认作玄关透悟机。
儒佛差殊真眇忽,请君参取是耶非。
濂洛相传无别法,孔颜乐处要精求。
须凭实学工夫到,莫作闲谈想像休。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
懒看彩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
积雨豁新霁,清和美风日。
幽草萋以繁,嘉树荡初密。
危亭肃清敞,盛集任真率。
瘦筇支我上高寒,风露凄清酒力悭。
千里人邀千里月,一重楼见一重山。
筵前飞雪喷焦遂,槛外行云遏小蛮。
远出无双裔,来嫔第一家。
儿时忧患集,妇道敬恭加。
伉俪终身义,凄凉十岁华。
姑山锁灵坛,千阜如堆玉。
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
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
宴宇新成苦未嘉,忽膺朝委易军牙。
张侯暂喜留欢客,开槛凭谁种好花。
北沼不难平钓岸,西峰犹欠入窗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