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河昆仑源,九曲与天通。
银汉贯箕尾,左盘日月宫。


奔流下龙门,喷薄沙海风。

晴景初升风细细。
云收天淡如洗。
望外凤凰双阙,葱葱佳气。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


客愁惜朝暮,枉渚蹔停舟。


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

食指朝来动,行庖旅次添。


淮鱼初出网,野鸭乍供盐。


新米如珠滑,香醪过蜜甜。

橹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


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


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禹域此桥壮,黄河争怒涛。


风沙千里曲,灯火一虹高。


大势中州变,论功举国劳。

黄河水自昆仑出,万古东流元不清。


今瑞定于今帝应,世人休拟圣人生。

渺渺黄河风雪生,云愁海思不堪行。


阳春白雪非难和,公无渡河无限情。

轻车重马自相腾,横度长河百丈冰。

贝阙珠宫应浪语,黄沙际海谷为陵。

万仞昆仑顶上头,颓然委□下林丘。


九随地势曲千里,一返天源经百州。


积石西边才北转,太行南下已东流。

黄河天际落徐封,晓气迎车净客容。


云接浮光生渺汉,山含远润入幽峰。


西来万里流何极,北上千帆影自重。

秋落河干气亦清,黄流相对白云行。


大梁晓气千波卷,留与文光一派明。

霞彩波光抱日沉,黄云隔岸覆城阴。


我来欲渡无津吏,南浦滔滔出暮心。

群峰沓嶂逐河生,马首轻云到水明。


西望昆源襟右入,天风吹出暮涛声。

曾闻星宿海,上与月波连。


西走昆仑坼,东流碣石湮。


鱼疑入舟跃,马似负图传。

疏凿分更日已多,乾坤无奈一黄河。


天生会有龙门手,人世空传《瓠子歌》。

博望沈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天兵十万下东国,婺以先宁驻皇跸。
景星荧荧耀城邑,我战则胜攻则克。


四海从风靡弗一,势如破竹烽燧息。

受天命,定四方。
干戈偃,鈇钺藏。
轶大武,驾成汤。

六诏天西南,惟滇号最钜。
残元历数尽,遗孽犹虎踞。


帝悯绝塞民,使命驰风尘。

纳噶楚,居金山。
二十馀万众,虎视一何眈眈。
帝命上公冯,统兵出全燕。

明受命,海宇一。
前元馀属负固北庭保其宅。
团结党类以俟我衅隙,为我子孙慝。

升面缚,出成都。
母子哑哑啼路途。
父旻玉珍一目枯。

察罕起元末,举代推鹰扬。
天命去胜国,剚刃争战场。


维库库,察罕子复良。

元都平,四海清。
神鬼受职万方庭。
列大藩,置神京。

维中国,帝王所自立。
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
天重开,地重辟。

七闽保岩阻,连亘皆山梁。


友定据其巢,负固如金汤。


我皇命将谕,谕以开茅疆。

方谷珍,起盗薮。
乘元之乱,窃据一方地如斗。
耗金币,大官酒。

盘门入,士诚泣。
前歌后舞大师集,兵不血刃下城邑。


谁其帅者公魏国,归市弗止廛弗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