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入山如数日,又是一春残。


花信何曾到,松风依旧寒。


野禽时缱绻,孤月共盘桓。

天寒犹客路,行李况担书。


唤醒江湖梦,归寻水竹居。


词华须近古,剑气欲凌虚。

王化渐摩久益深,士风民俗总还淳。
山城驻节寂无事,闲步月明看北辰。
归鹤翩翩带夕曛,上方钟磬隔林闻。
不眠一夜听春雨,起视四山生白云。
深荷远公知好客,独怜支遁最能文。
策马晨经七宝龛,羊肠路小石巉岩。
雨来已湿青丝鞚,云过常随白氎衫。
十里好山浑似画,一溪新水政如蓝。
解骖留古驿,喜值雨初晴。
自念长途客,将逾万里程。
云生塞子岭,树映锦官城。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新桥柳色袭旌旟,喜接高谈得破愚。
自分官程当策勉,敢忘时序忽居诸。
秋清北汉台光近,月澹南楼雁影孤。
马上郎官去莫迟,东南父老候多时。
石田硗硬资膏泽,赤子饥寒待母慈。
家年有源华胄远,君心如水故人知。
紫禁朝回解佩珂,香街遇雨马蹄多。
一尊祖饯阳关酒,两耳吴音子夜歌。
道远岂辞行迈苦,交深无奈别离何。
既济功成列左玄,馀波犹作世间泉。
苔荒碧甃龙宫寂,庭老梅花月在天。
断槎无叶又无枝,得似勾春柳一丝。
不是画船栖泊处,白鸥飞下立多时。
原泉落青天,当道巉翠壁。
界破一条虹,东西流两邑。
两邑民颇淳,不劳官置驿。
欧冶将成器,风胡幸见逢。
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
讵肯藏深匣,终朝用刜钟。
壁镫荧荧天未曙,仆夫促驾出村树。
乱峰攒攒青接天,悬流千寻飞瀑布。
石梯险滑级不分,健马力争下蹄处。
苍山一桁,过桥头古刹,此身如画。
树罩小溪云淰淰,真向罗衫轻泻。
导路春婆,携笺小侄,兴会淋漓者。
寺门亭午殊萧森,龙气所结云为阴。
不知泉脉出何处,潭水一碧无古今。
人间苦旱仰神意,山根滴雪成甘霖。
日隐原上村,秋阴起桑柘。
杳杳随烟钟,悠悠远峰下。
境空放梵长,天迥飞云泻。
人来竹院。
半榻茶烟软。
梦里残山归雁远。
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
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
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
洗秋雨止宿松寮,月午云开梦亦消。
破晓听泉还蹴起,清光一失是明宵。
洗心亭畔枕城桥,泻玉无声逸趣饶。
漫道出山泉水浊,临流载咏涤尘嚣。
靡靡市廛尽,杳杳泉石闲。
灌木蔽榛莽,爽籁弥空山。
飞甍纳馀辉,丹雘粲以繁。
乘兴登山寺,匆匆未暇归。
偶逢天色变,忽见雪花飞。
佛屋浑迷瓦,僧房半掩扉。
潇潇霜霰点行装,驴瘦童寒路更长。
十载江湖双白鬓,半生山水一青囊。
摩挲古剑心犹壮,邂逅清尊兴自狂。
石磴盘秋上翠微,山腰云气湿人衣。
西风黍稷多遗秉,落日楼台半掩扉。
归舸舣潮吟佩逸,寒潭贮月老龙依。
叠巘层峰坐可观,枕门流水更潺湲。
晓钟声彻洞溪远,夏木影笼轩槛寒。
幽径乍寻衣屦润,古堂频宿梦魂安。
社延一脉五龙泉,飞汉神龙不及眠。
要作雨霖苏六合,此泉应占百泉先。
一麾江海上,三载屈英豪。
秩满宜登最,民怀有大劳。
青山遮去辙,白日照征袍。
海县青郊外,归来借一廛。
自怜身计拙,喜得使君贤。
井食惟输税,丁差不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