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潭四绕水仙坟,老桂团团荫绿尊。
拚与故人偿一醉,梅花吹梦过前村。
扶携罗汉洞前去,谁信此中天地宽。
涧水翻成千偈快,岭云肯放一尘干。
倚岩庵好无僧住,积石潭深照影寒。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一堤烟柳翠沈沈,画鹢如云系柳阴。
白发篙师闲理棹,就中还有济川心。
飞楼百尺倚青冥,与客凭阑雪已晴。
山绕华阳银作树,云开铁瓮玉为城。
寒禽向日浑无语,暗谷流泉觉有声。
苜蓿连天万马肥,望中如在华山西。
龙媒应叹无人识,频向奚奴振鬣嘶。
岩际云霞仕卷舒,水边洲渚自萦纡。
谁知数尺苔矶上,介甫曾来学钓鱼。
百尺飞梁接大堤,柳阴常见驻轮蹄。
香尘忽起行人去,水自东流日自西。
篙师倚棹傍寒芦,力倦操持不受呼。
多少行人将有适,不知谁是仲尼徒。
两峰苍翠接三茅,路入云深去转遥。
惆怅茅君不可见,却从樵子问王乔。
七星山色翠冥冥,玉宇琼楼护六丁。
夜半天坛明月上,道人独自礼寒星。
一痕忽起势崔嵬,直上三江吼怒雷。
红蓼滩头斜日里,恍疑鳌戴雪山来。
平湖如席洲若块,渔子击水惊鱼背。
一网数鳞如拾芥,骈头贯腮相萦带。
饔人挥刀飞雪花,座客停餐谈玉脍。
日高湖冰解作块,水落旧痕出洲背。
渔翁招摇沉网罟,上客游观缓裘带。
跃青跳白举数尾,鲂鲤不言羊豕脍。
海天空阔净无云,枫冷澄潭落叶闻。
水北天南无限意,一杯今夕吊龙君。
摵摵枫林啼乱乌,夜深渔浦傍菰蒲。
欲棹波心酹明月,隔岸悬灯有酒沽。
湖上凉风两袖生,满天星斗浸空明。
一叶扁舟随所适,只疑今夜上天行。
万年圣泽流天下,云暗鼎湖今几霜。
水态含青频带雨,峦容积翠绝骄阳。
骑龙赤汉元图谶,牧马华山此帝乡。
师兴不雨轸皇情,万乘独先税骑行。
盥手龙宫鱼鸟避,斋心虎帐鬼神惊。
千峰雷起含瞑色,百道泉飞迸雨声。
墨云亭午大于上,倏忽风雷若有神。
一带江山皆化雨,三秋禾黍转芳春。
彷徨周旱朝青帝,想像□霖系紫宸。
豢扰久不氏,神物失所从。
砧岩石壁下,岂足为龙宫。
亦有万仞海,茫茫与天通。
昔践松花岸,今临黑水祠。
穷荒行欲市,垂老策无奇。
载重看黄马,供厨致白罴。
又因寒食此中来,窗户虚明绝点埃。
山里春风无闲断,海棠开过地棠开。
一笋入屋照座寒,凌晨仍有清露漙。
益信露珠自根起,正如真水朝泥丸。
厦屋不应为汝穿,不肯屈节斜倚栏。
庐山涧底泉,处处鸣寒玉。
惟有黄龙潭,龙兴沛膏泽。
二月清江照眼明,避风舟楫满回汀。
断云挟雨时时黑,密叶藏花树树青。
习隐未成陶令赋,行歌聊共屈原醒。
造化开神秀,七闽领诸秘。
郁郁龙潭山,乃在青天际。
丹梯万馀仞,满目生淩厉。
鸿蒙昔未辟,未有补天手。
青山各混沌,流峙自相蹂。
女娲截巨鳌,戴以众山首。
风露潇潇秋满天,斋居清坐不成眠。
月光烛地鹤在树,云气满山龙起渊。
灯歇兰膏销紫焰,垆焚柏子袅青烟。
考成北上觐皇州,得最南还沐宠优。
晓日都门辞故旧,西风潞渚买归舟。
雪晴淮浦飞寒雁,云散龙江见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