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江纵一叶,飒然御天风。
凌晨出层城,信宿龙潭东。
崇楼瞻斗岳,匝院长麻蓬。
双龙蜒蝘抱珠迎,讲院天开属地生。
顿使衣冠成揖让,闾阎千载息顽争。
梨花开落柳花黄,一路随春到海棠。
贪睡自然春过半,倩谁烧烛为儸装。
疏香拂拂吹面来,黑龙潭上梅花开。
紫云吹影落波底,碧琉璃浸红玫瑰。
寻山惯骑款段马,叩门不许奚童催。
潭中有龙不可见,但见瀑水从天来。
我欲垂钩畏血指,却上北岭听奔雷。
丹宫紫殿灿瑶图,寺号龙潭近海隅。
潭月辉含金色相,龙珠光照法堂蒲。
三千世界空中灭,亿万如来觉后无。
梵宇新瞻金碧光,心依重此礼空王。
曾参七偈耽玄教,欲扣诸天到上方。
风里磬声传净界,雨中花气逼禅床。
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
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
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
北斗星初结,南天势不孤。
苍藤连地覆,高树并云扶。
蹑径双麋引,攀巢独鹘呼。
地蓄新行潦,天开小洞庭。
吞潮微漾白,触岸远摇青。
枕簟渔歌入,林峦客舫经。
临安山水似江南,天气况当三月三。
往往挥毫逢鹤野,行行骑马过龙潭。
载歌白雪谁能和,试饮清泉亦不贪。
崇安县古传红梅,清献手植花仍开。
滁州老梅尤可敬,醉翁此地曾觞咏。
唐梅种者知何人,俯视宋树皆耳孙。
冷翠转深黑,望之如空天。
森沈白日底,傲睨群峰前。
险势开阴峡,飞流注大川。
忆自经秋雨,廊欹竹树芜。
花开几人到,春去一诗无。
云气连村暗,山声入夜粗。
爱古赖无侪,残碑手自揩。
石香借泉漱,笋稚任花埋。
厨积含霜叶,炉烧带藓柴。
恨未携琴至,空闻流水声。
古人不相见,山月此时明。
松老僧同瘦,竹阴天自晴。
路转画眉山,一村湾复湾。
人家松树底,酒旆夕阳间。
牛拣碧阴卧,燕冲微雨还。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
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
片石拟连城。
甘泉灵液。
始自何年辟。
玉笑珠香无气力。
桃花溪畔银涛冷。
看洛水、惊鸿留影。
千岩万壑雪飞来,正潭上、珠流玉迸。
凭肩笑语,漫寻幽芳径。
秋水寒潭照双影。
喜兰襟清泚,蕙带飘萧,还又是、旧日酒怀诗鬓。
阑干表立苍龙背,未负沧溟烟雨。
呼我盟鸥,与君游戏,湖山尽入樽俎。
玲珑深处。
春残龙尾横斜道,羸骖退食随年少。
文书丛里过东风,欲写幽怀何处好。
天晴古陂南城南,城阴水碧金沙潭。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
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
舟次龙潭星斗明,停桡一夜浪纵横。
大江无限才人意,鸡唱潮生又五更。
败芦衰柳落江隈,才见黄云接亩堆。
舟趁澜狂斜入浦,帆因风饱不依桅。
青山数阅世兴废,白鸟静窥人去来。
久阔松楸信,因为龙澳来。
四山黄恋叶,一水绿澄苔。
地旷樵声出,天寒雁影回。
黯黯龙潭不测深,临观崖下已千寻。
若逢岁旱休闲卧,好与斯民去作霖。
太虚不著片云飞,海色溶溶漾月辉。
露裛芦花珠欲滴,两涯清影送船归。
今夕他乡月,遥看正上弦。
金波殷地涌,玉镜待时圆。
水宿频推枕,长歌独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