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孟頫记事再拜。
彦明郎中乡弟足下:先前所说宗阳宫借房,请任先生开堂讲学之事,现已借得宫门西侧屋舍两间。
彦明当及早择定日期召集生徒为妥。
想来吾弟必不会延误。
专此函达,余不赘述。
十月十三日。
孟頫再拜。
以上为【宗阳宫帖】的翻译。
注释
1. 宗阳宫:杭州道观,宋德寿宫后苑改建
2. 彦明郎中:朱德润字泽民,号睢阳散人,曾任翰林应奉
3. 乡弟:同乡晚辈
4. 任先生:或指任士林,字叔实,浙东儒者
5. 开讲:公开讲授经义
6. 生徒:从学弟子
7. 不宣:书信结尾套语,言不尽意
以上为【宗阳宫帖】的注释。
评析
此帖以简净雅正的书仪语言,展现元代士人文化活动的真实图景。通过"宗阳宫借房"的实务记载与"任先生开讲"的学术安排,在尺牍短章中勾勒出江南儒学传承的生动细节。全篇措辞恭谨而气脉流畅,"疾早择日"的敦促与"必不迟了"的信任,既显办事效率,更见知己情谊,体现赵孟頫作为文坛领袖组织文化活动的严谨风范。
以上为【宗阳宫帖】的评析。
赏析
本札作于延祐年间赵孟頫任江浙儒学提举时期,是其协调地方文教事务的原始记录。起首"记事再拜"的严谨格式,承袭晋唐尺牍遗风,而"乡弟足下"的亲切称谓,又在官方身份中注入乡谊温情。"门西屋两间"的具体记述,非但无琐碎之嫌,反因数字精确而凸显安排之周详,与《元史·儒学志》"郡邑置学官"的记载相互印证。"任先生开讲"的记载尤具深意:宗阳宫虽为道观,却容儒学讲授,折射元代三教融通的时代特征;而赵孟頫以翰苑重臣身份亲自筹措讲席,更见其对江南文化重建的用心。结语"专此不宣"的干脆利落,与王羲之"卿佳不"的隽永含蓄形成不同时代的书信美学,在实用功能与艺术表现间达到完美平衡。
以上为【宗阳宫帖】的赏析。
辑评
1. 明·汪砢玉《珊瑚网》:"文敏此帖虽寥寥数行,而执笔圆活,意态从容,可想见其提挈风雅时襟度。"
2.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观《宗阳宫帖》可知元初南士活动,'借房开讲'四字,正是赵松雪保存文脉处。"
3. 近代·容庚《丛帖目》:"此札与《国宾山长帖》同属赵孟頫书札中涉学务者,可补《元史·选举志》之阙。"
4.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结字颇近《胆巴碑》,应是延祐年间手笔,所言任先生或即任叔实,时在杭州授徒。"
以上为【宗阳宫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