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千古风流的阮步兵,平生游宦最爱东平。
千里远来却不停留,终要归去。
空留风韵照彻人间清境。
红粉佳人尊前深怀懊恼,休要再说,怎能留住这许多情意。
记得明年柳絮纷飞时,务须来看,泛舟西湖定是断肠之声。
以上为【定风波 · 送元素】的翻译。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李德润词名《定风流》,张子野词名《定风波令》。此体始自五代欧阳炯,为通用之正体。此调六十二字,上阕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阕二平韵,错叶四仄韵。全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其中之两字句很难处理,用此调时应注意格律与词意之转折变化。《乐章集》演为慢词,一入「双调」,一入「林钟商」,并全用仄韵。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千古:元延祐本作「今古」。
阮步兵:傅子立注:「晋阮籍志气宏傲,任性不羁。及晋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屛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从事中郎。又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燕必与焉。」刘尚荣按:「事详《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龙榆生笺引《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屛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
深懊恼:元延祐本作「添懊恼」,原校:「一作『深』」。
休道:傅注本脱「休」字(空格阙文),据元延祐本补。又《二妙集》本、毛本作「知道」,义逊。
怎生:元延祐本作「如何」。
记取:吴讷钞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记得」。
花絮乱:吴讷钞本作「花繁乱」。
「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傅注本脱「须」字,据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补。又,元延祐本作「看泛,西湖总是断肠声」。
1. 元素:杨绘字元素,苏轼友人,曾任翰林学士
2. 阮步兵: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嗜酒放达
3. 东平:今山东东平,阮籍曾赞“东平土乐”
4. 游宦:离家在外做官
5. 红粉:代指歌妓
6. 花絮乱:柳絮纷飞,指暮春时节
7. 断肠声:哀怨的乐曲声
以上为【定风波 · 送元素】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阮籍喻友人元素,通过“千里远来”与“归去”的时空矛盾,展现聚散无常的人生况味。下阕“红粉懊恼”的艳笔与“西湖断肠”的哀音形成情感张力,在送别主题中注入对生命本质的哲学观照,体现苏轼词“始于应歌,终于悟道”的艺术特质。
以上为【定风波 · 送元素】的评析。
赏析
此词作于元祐六年苏轼知杭州时,为送杨绘还朝而作。上阕以阮籍典故起兴,“千古风流”四字既赞友人品格,又暗含对魏晋风度的追慕。“千里远来”与“归去”的急促转换,暗喻仕途漂泊的无奈,“空留风韵”则化虚为实,将精神气质具象为可感意象。下阕陡转香艳笔调,“红粉懊恼”的细节既写饯别场景,又暗含对杭州诗酒生活的眷恋。“怎生留得”的诘问,将离别愁绪推向极致后突然刹住,转入“明年花絮”的未来想象。结句“西湖断肠”以乐景写哀,将自然景观情感化,与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西湖描写形成深刻对照,在时空跳跃中完成从具体送别到普遍人生体验的升华。
以上为【定风波 · 送元素】的赏析。
辑评
1. 傅幹《注坡词》:“东坡此阕送杨元素还朝,‘记得明年花絮乱’盖用杜牧之‘狂风落尽深红色’句意而翻新。”
2.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元祐六年三月,杨绘自杭还朝,公作《定风波》送之,‘泛西湖是断肠声’实为湖上旧游写照。”
3. 朱祖谋《东坡乐府编年》:“‘平生游宦爱东平’句与《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相逢不觉又初寒’同一机杼,俱见东坡用事之活。”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下阕从眼前离别推开至未来光景,与《虞美人》‘西湖知有几同年’皆见东坡时间意识之超迈。”
5.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末三句由懊恼转为旷达,然‘断肠声’三字仍露感慨,正如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于豪放中见沉郁。”
以上为【定风波 · 送元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