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龚胜之父哀叹龚生,为何将天年轻易抛掷。
孙登讥讽嵇中散,不能敛藏如龙之德。
披裘公舍弃遗金,厌恶留名于世。
声名反招杀身祸,严君平领悟真易之道。
龚胜、嵇康岂不显赫?四位贤者留给我准则。
深知光明而甘守暗昧,方为天下永恒法则。
以上为【寓怀】的翻译。
注释
龚生: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征召绝食死
孙登:魏晋隐士,《晋书》载其诫嵇康“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被裘公:《高士传》载延陵季子见道中遗金,呼披裘公拾之,公斥曰“吾皮冠之人,岂拾遗金者哉”
君平:严遵字君平,汉蜀郡隐士,卖卜于成都
知白守黑:《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以上为【寓怀】的注释。
评析
龚胜之父哀叹龚生,为何将天年轻易抛掷。
孙登讥讽嵇中散,不能敛藏如龙之德。
披裘公舍弃遗金,厌恶留名于世。
声名反招杀身祸,严君平领悟真易之道。
龚胜、嵇康岂不显赫?四位贤者留给我准则。
深知光明而甘守暗昧,方为天下永恒法则。
以上为【寓怀】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的深刻性在于三重哲思的递进:历史维度上,选取汉晋四位典型士人,构建“显-隐”“名-实”的立体参照系;心理维度上,“老父哀龚生”的第三方视角与“君平悟真易”的内心觉醒,形成内外交织的省思网络;哲学维度上,将儒家“杀身成仁”与道家“全生葆真”的价值冲突,最终统合于“知白守黑”的辩证智慧。王世贞作为后七子领袖,在诗中展现其晚年文学思想的转变——从早期“文必秦汉”的复古主张,转向汲取《庄子》《周易》的玄思传统,其“被裘舍遗金”的典故运用,恰是《世说新语》“圣人忘情”理念的诗化表达。
以上为【寓怀】的赏析。
辑评
明·胡应麟《诗薮》:“元美《寓怀》诸作,熔铸经史,‘知白而守黑’五字,道尽千古文人保身之智,视其少作《袁江流》等篇,殆如出两手。”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弇州晚岁诗渐趋冲淡,《寓怀》‘被裘舍遗金’一联,真得漆园吏三昧,盖其遭逢世变,有激而云。”
黄卓越《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王世贞《寓怀》组诗标志其从文学复古向生命哲学的思想转型,诗中‘四贤’意象实为对李攀龙刚直取祸的隐微反思。”
以上为【寓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