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cài bù tǔ jūn。
本草纲目 · 菜部 · 土菌。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dù xùn dì xùn gū zi dì jī zhāng tóu。
释名 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qì wèi gān hán yǒu dú。
气味 甘、寒、有毒。
zhǔ zhì shāo huī,
主治 烧灰,
fū chuāng jiè。
敷疮疥。
以上为【本草纲目·菜部·土菌】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气味肉:甘、平、无毒。胆:苦、寒、无毒。主治胆:乳蛾喉痹。
释名香者名椿,臭者名樗。山樗名栲、虎目树、大眼桐。气味(白皮及根皮)苦、温、无毒。
释名小蒜、茆蒜、荤菜。气味(根)辛、温、有小毒。主治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
释名地葵、地麦、落帚、独帚、王帚、扫帚、益明、涎衣草、白地草、鸭舌草。气味(子)苦、寒、无毒。主治风热赤眼。
释名戎葵、吴葵。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花)咸、寒、无毒。
气味(根)辛、平、有大毒。主治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
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释名亦名不凋草、三蔓草。气味(根)辛、甘、微温、无毒。主治风湿、脚气、肾虚、阳痿。
王安石 · 宋代 · 诗
浮阳燥欲出,阴湿与之战。燥湿相留连,虫出乃投间。搔肤血至股,解衣燎炉炭。
吕滨老 · 宋代 · 词
晓钗催鬓语南风。碧涧小桥通。榆阴短短,露光炯炯,满地花红。
郭应祥 · 宋代 · 词
薄云笼月,轻飙却暑,天上人间佳节。银河自有鹊为桥,又那要、兰舟桂楫。后期可准,新欢如昨,选甚轻离易别。
李梦阳 · 明代 · 诗
黄河岸头多容船,大堤小堤杨柳烟。独树花开特造次,邻家香醪不索钱。
王十朋 · 宋代 · 诗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陈著 · 宋代 · 诗
万木雕零独有松,雪霜风里几春冬。须知受变方成物,直上云霄舞翠龙。
韩元吉 · 宋代 · 诗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凌云翰 · 元代 · 诗
柳色深藏苏小家,昔年相望尚天涯。不知谁唱归春曲,才见开花又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