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飞花飘絮落于流水,翰林词臣奉诏宴游。
四面围观人群追随着画船,中流奏乐惊起眠鸥。
自怀丹心报答皇恩,谁人以白雪清诗相酬?未因宫禁钟声催促归宿,前峰月上仍未返舟。
以上为【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的翻译。
注释
1. 李翰林:指李白,天宝初年曾供奉翰林
2. 玉署:翰林院别称,李肇《翰林志》“翰林院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廊”
3. 画鹢:船头绘鹢鸟的游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鹢首”
4. 眠鸥:用《列子·黄帝》海上鸥鸟典,喻忘机之态
5. 白雪:阳春白雪,指高雅诗作,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
6. 禁钟:宫禁报时钟声,《新唐书·百官志》“宫门局掌宫门管钥及启闭之事”
7. 丹心:赤诚之心,江淹《恨赋》“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8. 中流合乐:《新唐书·礼乐志》载“中宗时宴侍臣于梨园球场”
9. 前峰:终南山峰,张乔《游华山云台观》“夜午看前峰”
10. 清颂:雅颂之音,《文心雕龙·颂赞》“颂惟典雅”
以上为【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清丽笔触勾勒翰林游宴的雅致图景,前两联通过“花飞絮落”的自然意象与“画鹢眠鸥”的人文活动,构建出动静相宜的审美空间;后两联借“丹心报恩”的仕途表白与“禁钟未催”的闲适心境,在仕隐张力中展现唐代文人的双重人格。全诗在工整对仗间流动着超脱意趣,体现晚唐台阁诗风的新变。
以上为【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吴融任职翰林学士期间,在应制题材中注入个性化抒情。首联“花飞絮落”以春暮景象暗含时光流逝之思,与“奉诏游”的荣宠形成微妙反差。颔联“随画鹢”的世俗热闹与“起眠鸥”的自然静谧对举,暗喻仕途荣利对本真状态的惊扰。颈联转写心迹,“丹心报”彰显儒家用世之志,“白雪酬”则流露知音难觅的寂寞,与李白《翰林读书言怀》“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形成跨时空呼应。尾联“禁钟未催”的细节,既写宴游尽兴,更暗示精神对官规的超越,“前峰月上”的结句,以永恒自然收束短暂欢娱,在空间延展中开启哲思维度,恰如皎然《诗式》所言“情在言外,旨冥句中”。
以上为【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的赏析。
辑评
1. 计有功《唐诗纪事》:“吴融此诗‘四面看人’二语,写尽曲江宴游之盛,而‘未回舟’三字自见身份。”
2. 胡震亨《唐音癸签》:“飞卿‘池上海棠梨’专摹物态,子华‘前峰月上’兼得神情,晚唐台阁体至此一变。”
3. 贺裳《载酒园诗话》:“‘不为禁钟催入宿’与杜牧‘卧看牵牛织女星’同一机杼,皆以疏放写牢骚。”
4. 沈德潜《唐诗别裁》:“结句悠然不尽,较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更多仕隐之思。”
5. 翁方纲《石洲诗话》:“‘中流合乐起眠鸥’七字中有声画,见出大历十才子遗响。”
以上为【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