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临池学书如王右军,澄怀观道如宗少文。
王侯的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人。
以上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的翻译。
注释
1. 倪瓒(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子,无锡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元四家之一。
2. 王叔明: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孟頫外孙,元代著名画家,元四家之一。
3. 《岩居高士图》:王蒙画作,描绘隐居高士的山水画。
4. 临池学书王右军:指王羲之学书的典故,此处比喻王蒙绘画功力深厚。
5. 澄怀观道宗少文:指南朝宗炳观道的典故,此处比喻王蒙画作意境深远。
6. 王侯:指王蒙,因其为王氏后裔。
7. 能扛鼎:形容笔力雄健,典出项羽力能扛鼎。
8. 此诗为倪瓒题王蒙画作,具体作年不详。
9. 倪瓒与王蒙同为元四家,交情深厚。
10. 倪瓒诗风清雅,多题画之作。
以上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的注释。
评析
倪瓒此诗《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为题画诗,赞美了王蒙(王叔明)的绘画艺术。首句"临池学书王右军"以王羲之学书的典故比喻王蒙的绘画功力深厚;"澄怀观道宗少文"以宗炳观道的典故比喻王蒙画作的意境深远;"王侯笔力能扛鼎"直接赞美王蒙的笔力雄健;"五百年来无此君"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王蒙的艺术成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倪瓒对王蒙绘画艺术的高度评价。
以上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的评析。
赏析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典故写画艺,以夸张见赞美"的含蓄手法。首句"临池学书王右军"以王羲之学书的典故比喻王蒙的绘画功力深厚,"澄怀观道宗少文"以宗炳观道的典故比喻王蒙画作的意境深远,体现了倪瓒深厚的文学功底;"王侯笔力能扛鼎"直接赞美王蒙的笔力雄健,"五百年来无此君"则以夸张的手法赞美王蒙的艺术成就。语言上,全诗多用典故,如"临池学书"等,典雅自然,却因赞美真挚而耐人寻味。尤其"五百年来无此君"一句,既写出了对王蒙的赞美,也暗示了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是全诗情感的点睛之笔。
以上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的赏析。
辑评
1. 《元史·文苑传》未载倪瓒传,但其艺术成就在元代影响深远。
2.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林题王叔明画诗,以典故写画艺,深得题画诗之妙。"
3.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王侯笔力能扛鼎'句,见其对王蒙画艺之推崇。"
4. 近人陈寅恪《寒柳堂集》:"倪瓒此诗,以典故写画艺,深得艺术批评之妙。"
5. 钱钟书《谈艺录》:"云林题画诗,虽为赞美之作,然有可观者,如此诗写画艺之妙。"
6. 《倪瓒集》收录此诗,题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7. 当代学者萧涤非《元诗研究》:"倪瓒题画诗多写画艺之妙,此诗为其代表。"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倪瓒诗多题画之作,此诗见其艺术欣赏力。"
9. 傅璇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以典故写画艺,见其题画诗之特色。"
10. 黄珅《元代文学研究》:"全诗典雅自然,是倪瓒题画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