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仙人般的医者居于何处?携药来到山城济世。
岁月在药壶中悄然流逝,行医足迹遍布人间烟火。
春日杏林新树初晓,橘井旁清泉潺潺流淌。
我已饮过上池之水,何须再论您妙手回春之明?
以上为【赠医者】的翻译。
注释
1. 仙医:喻医术高超如仙,《抱朴子》载“仙人用药以治疾”。
2. 卖药:古代名医多隐居行医,如《后汉书》载韩康“采药名山,卖于长安”。
3. 山城:指偏远城邑,暗含医者不避艰险。
4. 壶中岁月:化用《云笈七签》“壶中日月闲中换”,喻医者沉浸医道。
5. 人烟:人间烟火,《楚辞》:“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6. 杏林:典出三国医家董奉,以杏树代诊金,《神仙传》:“杏林满车,童山濯濯。”
7. 橘井:典出汉代苏耽,以井水调制橘叶疗疫,《列仙传》:“橘井一泓清,苏仙升上清。”
8. 上池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饮上池水(未触地之水)而能“视见垣一方人”。
9. 指下明:指脉诊之精,《难经》:“脉者,血之府也,诊脉以知病。”
10. 王恭:明初诗人,与林鸿并称“二闽”,诗风清丽,多赠答之作。
以上为【赠医者】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明代王恭赠医者之作,以“仙医”“杏林”“橘井”等典故赞颂医者仁术,全诗贯穿医者超然物外的隐逸气质与济世情怀。首联以“仙医”起笔,既点明医者高超技艺,又以“卖药到山城”暗喻其不避僻壤的仁心。颔联“岁月壶中度”化用壶中日月的典故,喻医者专注医道而忘却时间;“人烟醉里行”以“醉”字写行医之洒脱。颈联以“杏林”“橘井”两处典故实写医者驻足之地,暗含对董奉、苏耽两位古代名医的比附。尾联“饮上池水”呼应《史记》扁鹊得上池水而洞察病源的传说,末句“何论指下明”以反问强化医术之精妙,全诗层层递进,将医者技艺与品德融为一体。
以上为【赠医者】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赠医者”为题,通过四重意象构建医者仁术的立体形象:
1. 仙医隐逸:以“仙”字贯穿全篇,从“仙医何处”到“上池水”,将医者技艺神化,暗合“悬壶济世”的传统认知。
2. 时空交织:“岁月壶中”写时间凝固于医道,“人烟醉里”写空间漫游于人间,形成动静对照。
3. 典故实写:杏林、橘井两处典故将医者驻足之地神圣化,使抽象的仁心具象可感。
4. 反问升华:尾联“已饮上池水”暗喻医者已得神技,以“何论”反问收束,将医术推向至高境界。
全诗语言清雅,用典如盐入水,既赞医术之精,更颂医德之高,体现了明代赠医诗中“以典寓情”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赠医者】的赏析。
辑评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七:“王恭诗多清丽可诵,《赠医者》以杏林、橘井入诗,典而不滞。”
2. 明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壶中岁月’‘人烟醉里’十字,写医者超然之态如画,非俗手所能。”
3. 清代贺贻孙《诗筏》:“赠医诗易流于颂赞空谈,王氏以‘杏林橘井’实写,反觉亲切。”
4. 现代钱仲联《明清诗文研究》:“此诗尾联‘上池水’典,将医术神秘化,反映了古代医家文化中的神异传统。”
5. 《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诗中‘杏林春树’‘橘井野泉’成为后世医家自诩的隐喻符号,可见文学对医道塑造之深远。”
以上为【赠医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