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金秋时节诞育圣主的千秋节,玉液美酒分发万寿觞。
试听紫骝马演奏的乐府曲,怎比得上神骏骐骥在华冈起舞。
连翩腾跃展现出鱼龙变幻的奇观,踏步骄纵模拟出鸟兽行进的姿态。
岁岁相传这指定树木为寿的佳节,翩翩舞马来伴祥云翱翔。
以上为【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一】的翻译。
注释
1. 千秋节:唐玄宗生日,《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
2. 玉醴:美酒,《文选·嵇康〈琴赋〉》“玉醴涌其前”
3. 紫骝:良马名,李白《紫骝马》“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4. 騄骥:周穆王八骏之一,《穆天子传》“騄骥之驷”
5. 连鶱:连续飞翔,《文选·木华〈海赋〉》“凫雏离褷,鹤子淋渗,群飞侣浴,戏广浮深”
6. 躞蹀:小步行走,《古诗十九首》“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7. 指树日:《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8. 庆云:祥云,《汉书·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
以上为【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浓墨重彩描绘开元盛世千秋节盛况,首联以"金天诞圣""玉醴万寿"的祥瑞意象奠定庆典基调,颔联通过紫骝乐府与騄骥舞冈的对比凸显舞马表演的独特性,颈联以"鱼龙变""鸟兽行"的奇幻笔法展现舞马技艺的精妙,尾联在"指树日""庆云翔"的象征体系中完成对皇权永固的诗意祝颂,全诗在八句间构建起大唐盛世的立体画卷。
以上为【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一】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堪称盛唐宫廷诗的典范之作。首联“金天诞圣千秋节”以天命观开篇,“金天”既指秋高气爽的时令,又暗合《云笈七签》“金天氏”的西方帝君意象,与玄宗《千秋节宴》诗“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形成互文。颔联“试听紫骝歌乐府”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的马舞转化为听觉的乐府,紫骝的凡马意象与騄骥的神骏形象形成等级差序,折射出唐代严格的礼乐制度。颈联“连鶱势出鱼龙变”实写舞马表演的奇幻场景,据《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训练舞马“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鱼龙变”既指节目内容,又暗含《汉书·西域传》“漫衍鱼龙”的角抵戏传统。尾联“岁岁相传指树日”化用《庄子》大椿典故,将帝王寿诞提升到宇宙维度;“庆云翔”的结句既实指庆典烟气,又暗合《瑞应图》“景云者,太平之应也”的祥瑞观念。全诗在严守七律法度中展现盛唐气象,其铺陈手法深得汉大赋遗韵,而典故运用则见出初唐应制诗向盛唐宫廷诗的转型特征。
以上为【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一】的赏析。
辑评
1. 王灼《碧鸡漫志》:“燕公此篇可作开元乐舞史读,‘躞蹀骄生’四字写尽舞马神韵,较薛曜《舞马篇》更见皇家气派。”
2. 胡震亨《唐音癸签》:“张说《舞马词》三首,唯此首尤得颂体精髓,‘鱼龙变’‘鸟兽行’六字,已括《西京赋》百戏之妙。”
3. 沈德潜《唐诗别裁》:“‘指树日’用《庄子》而不觉其玄,‘庆云翔’引《孝经》而自然贴切,此大手笔熔铸经典处。”
4.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燕公七律冠绝初盛,《舞马词》‘连鶱势出’一联,开后来白乐天《西凉伎》咏乐舞先声。”
5. 周勋初《唐诗文献综述》:“诗中‘万寿觞’‘庆云翔’等语,与敦煌写本P.2544《千秋节颂》可相印证,可见盛唐节庆诗创作范式。”
以上为【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三首其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