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èr lè xiè。
二乐榭。
wén tóng。
文同。
shān běi lái sǒng é é,
■山北来耸峨峨,
hàn shuǐ dōng xià liú tāo tāo。
汉水东下流滔滔。
kāi xuān zhí kě wàng bǎi lǐ,
开轩直可望百里,
zuì ài cǐ xiè líng yún gāo。
最爱此榭凌云高。
以上为二乐榭的拼音版。
文同 · 宋代 · 诗
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蜺彩缘云断,霞光射水明。
之人勃海后,所尚亦潇洒。不承春秋学,乃好水墨画。鹅溪吾乡里,有绢滑如砑。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
公岂不聪明,嗜好乃如此。若非以私饵,是物安至止。彼致者何人,定非端洁士。
水火相交养大还,已闻神汞满炉乾。彘肪谷漆寻常得,敢服灵丹二万丸。
史祝周坛日,人忧杞国时。饮池无善效,颒水有遗辞。仙仗朝三后,蕃仪集四夷。
满目望不极,城楼当最高。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
促促开幽沼,涓涓引细渠。无由安岛屿,才可活龟鱼。秀荇新宜食,圆荷净好书。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先生曰: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刘克庄 · 宋代 · 诗
仰攀栖鹘手扪天,俯瞰灵虬卧沕渊。廉使昉于今易□,祖师曾向此安禅。绝怜雪瀑飞千丈,颇欲阴崖结数椽。
赵师秀 · 宋代 · 诗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何景明 · 明代 · 诗
闻君新岁作,吾亦念生涯。翠麦纤纤细,青杨袅袅斜。渴思春岸雨,醉忆碧溪沙。
王恭 · 明代 · 诗
木落川气凉,鸿飞水容夕。微灯射远沙,夜榜邻幽石。月色凄处寒,霜花坐来白。
齐己 · 唐代 · 诗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
王十朋 · 宋代 · 诗
需次家乡五载迟,便便腹笥愈添围。才如子建岂论斗,性类西门能佩韦。车马戒涂君欲去,田园迷径我初归。
李雯 · 清代 · 词
蝶粉黏花菂,桐泪沾帘额。罗衣浑不整、难消息。屏风数尺,疑有云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