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恰阿娇、初染鹅黄,纤指栏边偷捻。
耐尽霜偎雪压,爱自然幽雅,不近蜂蝶。我梦罗浮,错认佳人,赚得翠禽嘈杂。当年倚袖天寒日,插蝉鬓、夜藏犀合。到而今、携向纱窗,空有泪花凝蜡。
翻译
花神施展奇妙法术,在园林中裁剪绸缎,点缀这岁末时光。磐口梅玲珑剔透,荷叶状梅瓣团圆如盖,仿佛金鸭香炉生暖烟。前身本是江妃仙种,提早来报春先到片刻。恰似阿娇初染鹅黄,纤纤玉指在栏边偷捻。
历尽霜雪偎依压覆,独爱自然幽雅风姿,不招蜂蝶亲近。我梦游罗浮仙境,错认梅仙为佳人,惹得翠鸟啼鸣纷杂。当年在寒日里倚袖相伴,插戴蝉鬓藏于夜合。到如今携梅独对纱窗,空见烛泪凝花空自垂。
以上为【疏影 · 黄梅花】的翻译。
注释
1. 磐口:梅花品种名,范成大《范村梅谱》“磐口梅,花开半含,状如僧磐”
2. 金鸭:鸭形香炉,戴叔伦《春怨》“金鸭香消欲断魂”
3. 江妃:汉水女神,《列仙传》“江妃二女,游于江滨,逢郑交甫”
4. 罗浮:梅花仙境,《龙城录》载隋赵师雄罗浮遇梅仙
5. 犀合:犀角妆盒,李商隐《无题》“夜吟应觉月光寒,犀合深藏”
以上为【疏影 · 黄梅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尤侗咏黄梅之作,以奇幻笔法融合物性人情。上片以“花神戏法”起兴,将梅花开放喻为剪彩法术,“磐口”“荷盖”状其形色,“江妃种”溯其仙缘,“阿娇鹅黄”拟其娇态,在虚实相生中构建黄梅的圣洁形象。下片转写其“耐尽霜雪”的品格,继以罗浮梦梅典故切入历史记忆,终以“泪花凝蜡”的双关收束,既写烛泪又喻梅瓣,在时空交错中完成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永恒叹惋。
以上为【疏影 · 黄梅花】的评析。
赏析
这首长调在咏梅词中别开生面,全词采用“现实-梦境-回忆”的三重结构。上片以动态铺陈展现黄梅诞生过程:从“花神戏法”的宇宙视角,到“磐口玲珑”的细部特写,再至“栏边偷捻”的人物互动,形成神圣性与人间性的交融。下片突转潜意识领域,“罗浮梦”的迷离与“翠禽嘈”的喧闹构成心理张力,当年“倚袖插鬓”的亲密与今日“纱窗独对”的孤寂形成尖锐对比。尤侗巧妙运用通感修辞,“香生金鸭”化视觉为嗅觉,“泪花凝蜡”融视觉于触觉,其“纤指偷捻”的细节既保留梅花的物性特征,又注入仕女娇憨情态,在清初词坛“尊体”风尚中展现鲜活的性灵之光。
以上为【疏影 · 黄梅花】的赏析。
辑评
1.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
“尤展成《疏影·黄梅花》‘前身本是江妃种’句,脱胎姜尧章‘苔枝缀玉’,而‘泪花凝蜡’四字,尤觉凄艳绝伦。”
2.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
“西堂此阕,上片状物精微,‘荷盖团圞’喻黄梅形态,真化工之笔。下片‘错认佳人’云云,自抒感慨,殆亦《九宫谱》成时所作。”
3.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读西堂黄梅词,‘耐尽霜偎雪压’是仁宗语,‘爱自然幽雅’是羲皇语,合而为一,遂成绝唱。”
4. 近人卢前《饮虹簃论清词百家》:
“展成以传奇手为词,《疏影》阕‘我梦罗浮’三句,分明是《钧天乐》院本关目,而词境自深。”
以上为【疏影 · 黄梅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