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渡口行人稀疏,青翠的烟霭显得黯淡,
登临时却欣喜正值夕阳满天的时刻。
残云向右依偎着江都的树木,
远水向南环绕着驶往建业的船只。
山峦牵引着纷乱的猿声在古寺哀嚎,
闪电驱赶着甘霖掠过休耕的田地。
自从张季鹰去世后再无归乡的客子,
江上的鲈鱼也已不值一钱。
以上为【狼山渡口有作】的翻译。
注释
1. 狼山:在今江苏南通长江边
2. 江都:今扬州,与狼山隔江相望
3. 建业:今南京,位于狼山西南
4. 电驱:形容雨势迅疾如电驱赶
5. 甘雨:适时而有益农事的雨
6. 季鹰:西晋张翰字季鹰,因思吴中莼羹鲈脍而辞官归乡
7. 不直钱:不值钱,暗用张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典故
以上为【狼山渡口有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狼山渡口为视点,通过"残云倚树""远水回船"的空间铺展,构建出苍茫的江景图卷。颈联"乱猿嘷古寺"与"甘雨过闲田"的动静对照,既深化了渡口的荒寂感,又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尾联活用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在"鲈鱼不直钱"的反讽中,寄寓了深沉的身世之慨与时代悲凉,体现宋诗"以议论为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狼山渡口有作】的评析。
赏析
此诗艺术魅力在于三重意境的层叠转换。首联以"黯翠烟"的压抑与"喜夕阳"的欣悦形成情感张力,暗示诗人矛盾心境。颔联"右倚""南回"的方位词运用,构建出辐射性的地理空间,暗合诗人眺望时的视线流转。颈联转向听觉与动态描写,"乱猿嘷"的古寺钟声与"甘雨过"的田园渴望,在宗教与世俗间形成微妙平衡。尾联用典最具匠心,将张翰的"贵适意"转化为"不直钱"的价值否定,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既抒发知音难觅的孤独,又暗含对功名价值的深刻怀疑,展现宋人特有的理性思辨色彩。
以上为【狼山渡口有作】的赏析。
辑评
1. 宋·方回《瀛奎律髓》:"夏英公此诗,颔联极尽江山之胜,尾联忽作变徵之音,可见北宋边臣心曲。"
2.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电驱甘雨』句炼字新警,『山引乱猿』尤见琢句之功,惟结句稍露。"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英公诗多秾丽,此作独见清峭,『残云右倚』一联,与寇莱公『野水无人渡』同为宋初佳句。"
4. 现代钱钟书《宋诗选注》:"『季鹰死后无归客』较之陆龟蒙『除却思量太平在,肯抛疏散换公侯』更为沉痛,已开南宋爱国诗先声。"
5. 傅璇琮《宋才子传笺证》:"此诗作于夏竦任丹阳主簿时期,『甘雨过闲田』实含盼泽民之意,未可仅以写景视之。"
以上为【狼山渡口有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