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城南城北荞麦花开如白雪铺展,原野上家家户户都在种植荞麦。
霜后天晴忙于收成少有闲居,今冬的饼饵食物不再忧愁短缺。
胡麻榨油新油更加香醇,油新饼美争相品尝。
狩猎归来燃旺燎火烧炙野味,互相呼唤设酒宴欣喜若狂。
田埂上边走边唱忘却荒年愁苦,少妇红妆发髻间簪着麦穗。
朝廷诏书宽厚仁政与天意相通,往年逃荒淮南的打算几乎成误。
以上为【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的翻译。
注释
刈者:收割的农人
铺雪:荞麦花白色,盛开时如雪覆田野
饼饵:面食干粮
不忧窄:不愁短缺
胡麻:芝麻
逐熟:逃荒到丰熟地区
淮南:淮河以南地区,宋代重要粮区
诏书宽大:指朝廷减免赋税的政令
以上为【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铺雪”喻荞麦花开的壮美景象,通过“饼饵不忧窄”的民生细节与“油新饼美”的感官喜悦,层层递进展现丰收带来的物质满足。后段“猎归炽火”的狂欢与“髻簪穗”的装饰,将农事喜悦升华为生命庆典,尾联“诏书宽大”的点题既颂扬政通人和,又暗含对以往逃荒计划的庆幸,在田园诗中注入深沉的社会关怀。
以上为【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秋,81岁的陆游隐居山阴,见证久违的丰收景象。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镜头语言:首联远景“城南城北”的宏观铺陈,颔联中景“霜晴收敛”的农事特写,颈联近景“胡麻压油”的细节刻画,尾联“陌上行歌”的人物群像,最后以“诏书宽大”的政治视野收束,形成从自然到人文的完整叙事链。诗中“髻簪穗”的民俗细节,既延续《诗经》“彼君子女,卷发如虿”的比兴传统,又开创杨万里“儿女炊玉作茧丝”的市井笔法。尾联对“逐熟淮南”的反思,暗合诗人早年《书叹》“齐民困衣食,如疲马思秣”的民生关怀,展现其终其一年的儒者襟怀。
以上为【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的赏析。
辑评
清·查慎行《陆游诗选》:“放翁农家诗最真,‘饼饵今冬不忧窄’七字,道尽田家苦乐。”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小妇红妆髻簪穗’写尽丰年气象,较范石湖《四时田园杂兴》更见野趣。”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此诗作于开禧元年秋,时韩侂胄当国,推行‘开禧北伐’,诗中‘诏书宽大’或指其时减免赋税措施。”
朱东润《陆游选集》:“结句‘逐熟淮南几误计’,与苏轼‘岂知还复有今年’同一庆幸,见出诗人与农民同忧共乐之情。”
以上为【荞麦初熟刈者满野喜而有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