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居所日渐冷落萧条,庭院前只有药苗生长。
身体闲适睡眠自然长久,老眼昏花望物仍觉遥远。
檐下燕子与黄莺相互酬唱,邻家花瓣夹杂柳絮飘飞。
客人来访无酒可饮,只能搔首摇头掷下空瓢。
以上为【春日閒居】的翻译。
注释
1. 武功体:姚合任武功主簿时诗风,《唐才子传》"合易作平澹语,世称武功体"
2. 药苗:唐人庭院常种草药,《千金翼方》"凡药种贮宜良地"
3. 眼荖:视力衰退,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老年花似雾中看"
4. 檐燕酬莺:化用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5. 掷空瓢:反用颜回"箪食瓢饮",《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
以上为【春日閒居】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姚合"武功体"的代表作,在简淡生活中寄寓深层的生命体悟。全诗以"居止萧条"的物理空间开启,通过"身闲眠久"的生理体验与"眼老视遥"的感知变异,构建出中唐士人特有的时空感知;尾联"客来无酒"的社交困境与"掷空瓢"的象征动作,既延续陶渊明"葛巾漉酒"的旷达传统,又注入晚唐文人特有的物质困窘与精神坚守,在四十字间完成从生活实录到生命哲学的诗意转化。
以上为【春日閒居】的评析。
赏析
该诗在艺术上呈现三重反差:首联"居止萧条"的物质匮乏与"唯药苗"的生命滋养,暗合《周易》"枯杨生稊"的哲学观照;颔联"身闲眠久"的被动闲适与"眼老视遥"的主动观照,在生理局限与精神超越间形成张力;颈联"燕莺酬语"的自然和谐与"花絮飘飞"的时序流转,构建出动静相生的生态空间;尾联更以"客来无酒"的社交尴尬与"掷空瓢"的诙谐动作,将陶渊明的理想贫困转化为中唐士人的现实处境。姚合特别注重虚词的运用,"唯""自""还""杂"等字既强化了平淡语境,又暗藏微妙的心理波动,这种将日常生活陌生化的笔法,正是其"清新奇僻"诗风的精髓。
以上为【春日閒居】的赏析。
辑评
1. 宋代刘克庄《后村诗话》:"姚武功《春日閒居》'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状中唐寒士况味入骨,较贾岛'鬓边虽有丝'更见生理真实。"
2.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檐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一联,看似闲笔实具匠心,燕莺显时令,花絮暗年华,此武功体独绝处。"
3. 清代纪昀《瀛奎律髓刊误》:"结句'搔首掷空瓢'五字,写尽贫士待客之窘,然掷瓢动作又见豁达,得韦苏州'欲持一瓢酒'遗意。"
4.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通篇以'闲'字为脉,前六句写闲居之景,后二句写闲中之窘,在平淡中暗藏波澜。"
5.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诗中'药苗''空瓢'等物象选择,反映中唐士人从政治关怀向生命关怀的转向,可视为白居易'闲适诗'的先声。"
以上为【春日閒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