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琵琶弦音急促地弹奏着《梁州》曲调,羯鼓声高昂激越,舞者挥动臂韝翩翩起舞。为了观赏歌舞,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八姨)耗费了三百万钱,而大唐天子却还要向她索要赏赐用的“缠头”(彩帛等赏物)。
以上为【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的翻译。
注释
1.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所撰笔记小说,记载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宫廷轶事,多涉奢靡享乐之事。
2. 琵琶弦急衮梁州:形容琵琶演奏节奏急促地弹奏《梁州》曲。《梁州》即《凉州》,唐代著名大曲,属宫庭燕乐。
3. 羯鼓:源自西域的打击乐器,声音高亢激越,唐玄宗尤善此乐。
4. 舞臂韝(gōu):指舞者挥动臂套(韝为护臂皮具),形容舞蹈动作刚健有力。
5. 破费:花费、耗费。
6. 八姨:指杨贵妃的八姐虢国夫人。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受封国夫人,其中虢国夫人最为骄奢。
7. 三百万:极言花费之巨,非确数,反映当时贵族挥霍成风。
8. 大唐天子:指唐玄宗李隆基。
9. 要缠头:索取赏赐。“缠头”原指歌舞表演后观众以锦帛等物赠予艺人,称“缠头彩”,后泛指赏赐。此处讽刺皇帝竟也参与索取,有失体统。
10. 裘曰:“八姨”或为误记,杨贵妃实有三姐,分别为韩国、虢国、秦国夫人,并无“八姨”之称;然古人笔记常以“姨”泛称贵妃姐妹,“八姨”或指其排行,亦可能为文学夸张。
以上为【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读《开元天宝遗事》后所作组诗之一,借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宫廷奢靡之风,讽刺玄宗后期沉溺声色、挥霍无度的统治状态。通过具体场景——急弦高鼓、舞姿翩跹、巨资赏赐与帝王索赏——揭示盛唐由盛转衰的内在危机。诗人以冷峻笔调,寓批判于叙述之中,表面写乐事,实则暗讽政治腐败与君主失德。虽仅四句,却高度凝练,具有强烈的历史反思意味。
以上为【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短短四句,勾勒出一幅盛唐宫廷纵乐图景。首句“琵琶弦急衮梁州”,以听觉开篇,突出音乐节奏之紧迫,暗示欢宴之热烈;次句“羯鼓声高舞臂韝”,转入视觉与动感描写,鼓声震天,舞姿雄健,场面恢弘。前两句极写艺术之盛,后两句陡转,揭露奢华背后的荒诞:虢国夫人一掷三百万钱,已属惊人,而“大唐天子要缠头”更显讽刺——本应赏赐臣下的君主,反向臣属索要赏物,君臣关系颠倒,礼制崩坏可见一斑。
苏轼借此典故,不直言批评,而以白描手法呈现事实,令读者自悟其弊。此诗语言简练,对比强烈,寓庄于谐,体现了宋人以史为鉴、重理趣的诗歌风格。在对盛唐往事的回顾中,寄寓了对现实政治的警醒。
以上为【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十六引纪昀语:“借事刺时,语带讥讽,而格律严整,唐人绝句之遗意也。”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虽未收此诗,但在论及讽刺诗时指出:“宋人学唐,得其形似者多,惟苏、黄能摄其神,如‘缠头’之讽,直追少陵《丽人行》。”
3.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提及此类咏史诗时言:“东坡此作,实揭明皇朝政之失,非徒记异闻而已。”
4.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诗好用唐事以讽今,如‘破费八姨三百万’之类,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5. 《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诗集提要》评:“其议论之精,寄托之远,往往于游谈中见经世之意。”可为此诗注脚。
以上为【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