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茂盛葱翠的竹子,叶片润泽丰美。
俊秀美丽的岩石,质朴而坚固。
质朴所以没有虚伪,润泽因而具有仪态。
经历严寒依然傲然挺立,坚贞不移。
君子以此竹石为楷模,借外物来检验自身。
保持虚心的胸怀和坚贞的节操,始终如一坚守道义。
以上为【竹石】的翻译。
注释
1. 蔚:草木茂盛貌
2. 沃若:润泽貌,语出《诗经·卫风·氓》
3. 浑坚:质朴坚实
4. 淩厉:傲然挺立貌
5. 确乎:坚贞貌,语出《周易·乾卦》
6. 匪移:不移,匪通“非”
7. 虚中:竹中空,喻虚心
8. 劲节:竹节坚硬,喻节操
9. 抱一:守道如一,道家语
以上为【竹石】的注释。
评析
此诗采用《诗经》重章叠句与比兴手法,通过竹石意象的层层铺展,构建出完整的道德象征体系。前四句分咏竹石物理特性,中四句提炼其精神品格,末四句升华至君子修身境界。全诗以物我相照的思维模式,实现从自然观察到道德自省的过渡,体现明代理学影响下咏物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竹石】的评析。
赏析
诗人通过二元对应的结构展开诗思:竹之“沃若”与石之“浑坚”形成柔刚互补,继而引申出“无伪”与“有仪”的道德内涵。“淩厉岁寒”化用《论语》“岁寒知松柏”典故,将竹石并置於严寒考验中,自然过渡到君子人格的塑造。尾联“虚中劲节”既是对竹物理特性的精准把握,更是对儒家“谦逊守节”理念的形象诠释,实现植物特性与道德观念的完美契合。
以上为【竹石】的赏析。
辑评
1. 黄佐《广东通志》:“钟芳诗赋温厚淳雅,所作《竹石》篇,盖自写其贞介之操。”
2. 朱彝尊《明诗综》引王弘诲评:“仲实《竹石》诗,取径《风》《雅》,归宿理窟,得温柔敦厚之旨。”
3. 陈田《明诗纪事》:“《竹石》诗质而实腴,淡而实美,与白沙(陈献章)咏物诸作同其理趣。”
4.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钟芳通籍后犹笃学不倦,其《竹石》诗‘虚中劲节’之语,实为平生写照。”
5. 《琼台诗话》:“此诗以《诗》法为理语,‘朴故无伪’四字,直揭出程朱理学精义。”
以上为【竹石】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