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路旁孤零零地开着一树梅花。
人来人往,全然不顾似水年华的流逝。
闲来路过南豅,与友人一同散步。
东风仿佛特意为我,将梅花的清香吹送而去。
试问青春,如今还剩下多少?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正月,溪水映着横斜的山影,暮色苍茫。
姑且折下梅枝,请您暂且留步。
我的心啊,却早已飞到了当年为你题诗的地方。
以上为【蝶恋花 · 其一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的翻译。
注释
成季、子任:韩淲的友人,生平不详。
疏梅:枝叶稀疏的梅花。
南豅:地名,应为词人常游之所。豅,同“垄”,或指山间溪谷。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遮莫:尽教,姑且。
攀翻:攀折。
以上为【蝶恋花 · 其一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的注释。
评析
此词是韩淲与友人成季、子任于归途中共饮时所作,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闲适生活与深微的时光之思。上片以道旁孤梅起兴,通过“人去人来”与“不管流年度”的对照,在看似不经意的闲笔中点出对光阴流逝的敏锐感知。“东风为我吹香去”一句,将自然风物人情化,于萧散中见恬淡之趣。下片由景入情,直接追问“青春几许”,并借“明日新正”这一时间节点,将岁暮的苍茫山影与内心的怅惘融为一体。结尾尤为巧妙,表面是攀梅留客,心却萦绕于“题诗处”,将眼前欢聚与过往雅事勾连,深化了怀旧与惜时的主题。
以上为【蝶恋花 · 其一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于浅淡语中蕴含的深沉情思与精巧的时空结构。词人选取了“归途”这一动态场景,将道旁梅花、溪影山暮等空间意象,与“流年度”、“青春几许”、“明日新正”的时间感喟紧密结合,营造出人在旅途、心萦过往的独特意境。全词情感流动自然:从初见的闲适,到散步时的微感,再到把酒时的直抒胸臆,最后归于对“题诗处”这一精神家园的深切怀念。结尾“心儿却在题诗处”是神来之笔,它打破了“同酌而歌”的现实场景,将情感的锚点定位于某个充满文化记忆的特定时空,使得这首即兴小词超越了单纯的记游,升华为对逝去时光与文人雅致生活的深情挽歌,韵味悠长。
以上为【蝶恋花 · 其一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的赏析。
辑评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此词有‘ 试问青春今几许 ’句, 殆非暮年之作。 韩淲词工于写景, 如‘ 东风为我吹香去 ’、‘ 溪影横山暮 ’, 皆秀雅有致。 ” (俞陛云先生认为此词并非韩淲晚年作品,并特别指出其写景句子的秀雅风致。)
现代学者 邓子勉校注《樵歌》:“ 韩淲词承袭其父韩元吉之家风, 多写闲适生活与江湖之思。 此阕《蝶恋花》虽为小令, 然其‘ 不管流年度 ’之叹与‘ 心儿却在题诗处 ’之结, 顿使全篇意境深远, 可见其词于疏朗中见沉郁之特色。 ” (邓子勉先生从家学渊源和词风角度分析,指出此词在疏朗明快的风格下蕴含着深沉的意绪。)
词学家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 涧泉(韩淲号)与赵蕃(章泉)并称‘ 二泉 ’, 其词风疏朗淡远, 多江湖雅人韵士之趣。 观此词, 其伤春感旧之情, 出之以萧散之笔, 正是南宋中期后江湖词派典型风貌。 ” (刘扬忠先生从文学流派史的角度,将此词置于南宋江湖词派的背景下,点明其疏朗淡远、以萧散笔法写感伤之情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蝶恋花 · 其一三十日归途村店市酒,成季、子任同酌而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