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名字列入十二生肖之中,如花斑纹深入羽毛层层。
恪守信用催来黎明旭日,善用鸣唱送走拂晓晦阴。
高耸冠冕似瑞玉雕琢,锋利脚爪如黄金削成。
空怀稻粱供养的感念,凭借什么报答君恩德音。
以上为【鸡】的翻译。
注释
1. 十二属:即十二生肖,鸡居第十位
2. 花入羽毛:指鸡羽毛中的斑纹如镶嵌花纹
3. 守信催朝日:化用《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典故
4. 能鸣送晓阴:古谓鸡鸣则阳气生阴气退
5. 峨冠:高冠,喻指鸡冠
6. 瑞璧:祥瑞的玉璧,形容鸡冠红润光泽
7. 利爪削黄金:形容鸡爪金黄锐利如雕琢
8. 稻粱感:化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句意
9. 德音:指君主恩诏,《诗经·豳风》“德音孔昭”
以上为【鸡】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精微体物笔法勾画鸡的形神特质,通过“守信催日”“能鸣送晓”的功能性赞美,暗含对士人节操的期许。尾联“稻粱感”与“报德音”的转折,在咏物传统中注入臣子报恩的伦理思考,体现晚唐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鸡】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六句以工笔铺陈鸡的生理特征:首联从生肖文化切入,“花入深”三字状羽毛纹理如在目前;颔联聚焦报晓天性,“催”“送”二字赋予时间流转以动态美感;颈联转写局部特写,“峨冠”“利爪”的金玉之喻既合物理又显贵气。尾联突转抒情,将前文积累的华美意象收束于“稻粱感”的生存困境,形成从物性到人性的自然过渡。诗人借鸡的“徒有感”暗喻自身虽有文采却难酬知遇的处境,与罗隐《鹰》“越海霜天暮,辞韬野草干”的寄托手法如出一辙,在精准的物态描摹中渗透着晚唐寒士的普遍焦虑。
以上为【鸡】的赏析。
辑评
1.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咏物诗最难工,此篇句句切鸡,句句见意,结更感慨深长。”
2.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花入羽毛深’五字写生妙手,末联转入情事,不落呆诠。”
3. 清《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徐夤此作,前半体物精微,后半寄托遥深,得咏物之正体。”
4. 近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末二语自叹徒怀文采,不能报效,托物言情,妙在不说破。”
以上为【鸡】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