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王孙如天上的麒麟一般高贵,眼神深邃而清澈。
囊中空空却学问愈加渊博,屋舍简陋但人格更加杰出。
我年岁已老,书法反而越发疏放不拘,落笔之时座中之人争相抢夺。
想要为东斋题写匾额铭文,却要求先饮上那来自西湖的美酒。
大酒瓶里的酒还未送到,小砚台已干得快要裂开。
不像当年淳于髡那样豪饮一石酒直至烛灭,我只需分得一小壶作为润笔便心满意足。
以上为【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的翻译。
注释
1. 赵景贶:苏轼友人,生平不详,或为当时士人,善诗文。
2. 东斋:指赵景贶居所中的书斋名,具体地点不详。
3. 榜铭:匾额上的题字及铭文,古代常请名士题写以增声望。
4. 都下: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5. 王孙天麒麟:比喻赵景贶出身高贵或才质非凡。麒麟为祥瑞之兽,象征杰出人物。
6. 眸子奥而澈:形容目光深邃且清明,喻智慧与品格兼备。
7. 囊空学逾富:虽贫穷而学问日进,体现安贫乐道的精神。
8. 屋陋人更杰:居所简陋但人格高尚,化用《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 笔落座争掣:形容书法精妙,众人争抢其墨宝。掣,拉扯、争夺之意。
10. 西湖雪:指杭州所产美酒,古人常以“雪”称清冽之酒,如“梨花春”“竹叶青”之类,此处或寓指赵景贶寄来的酒。
以上为【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应友人赵景贶之请,为其东斋求榜铭而作,实则借题发挥,以戏谑幽默之笔表达对友情、才学与物质馈赠之间关系的看法。全诗语言风趣,用典自然,既夸赞对方才德出众,又自嘲年老笔荒,更以“求酒”为名,实则展现文人间以诗文换酒、以才易物的雅趣。在轻松诙谐的语调中,透露出诗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构上由赞人起,转而自述,再归于索酒,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以上为【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的评析。
赏析
本诗属典型的苏轼式酬答诗,融调侃、赞美、自嘲与索润于一体,风格轻松而不失庄重,幽默中见深情。首联以“王孙天麒麟”起兴,极言赵景贶之才德超群,用“眸子奥而澈”刻画其精神气质,形象生动。颔联“囊空学逾富,屋陋人更杰”,对仗工整,意蕴深远,凸显士人重内修轻外物的价值取向。颈联回到自身,“我老书益放”既显老境之洒脱,亦暗含笔力雄健之意;“笔落座争掣”则以夸张手法写出其书法受欢迎之状,颇具画面感。尾联转入主题——索酒为润笔,所谓“要饮西湖雪”,实为戏言,却巧妙将物质请求升华为文酒风流的象征。“长瓶分未到,小砚乾欲裂”更是妙笔,以砚台干裂喻创作之渴,极具戏剧性。末句对比淳于髡之豪饮,反衬自己所求甚微,谦抑中带讽世之味。全诗用典贴切而不晦涩,情感真挚而语调诙谐,充分体现了苏轼“以游戏笔墨寓庄重之情”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三引查慎行曰:“此诗戏而有节,谑而不虐,索润之辞说得如此风雅,非坡公不能。”
2. 《纪批苏诗》卷二十六评:“语虽滑稽,而寄托遥深。‘囊空’‘屋陋’二语,足为寒士吐气。”
3. 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云:“‘笔落座争掣’五字,写出坡老当日声价;‘小砚乾欲裂’,又写出索酒之急,皆妙于形似。”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虽未直接评此诗,然其论苏诗“以文为戏,因戏见真”之说,可为此诗注脚。
5. 《宋诗精华录》选此诗,评曰:“东坡酬应之作,每多率意而成,然此篇结构缜密,语带机锋,实为酬答诗中上乘。”
以上为【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