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
昭王。
昭王十三年,而
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
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后五年,
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后七年,
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
白起迁为
武安君。
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
昭王三十四年,
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
万人于河中。
昭王四十三年,
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
四十四年,
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
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因使人报赵。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计之。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原君曰:“无故得一郡,受之便。”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六年,秦攻韩缑氏、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
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
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
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
武安君
白起为上
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
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
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
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
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
不能出。其
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
四十万人降
武安君。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
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
四十五
万人。赵人大震。
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
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
秦王王矣,
武安君为三公。
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
秦王王,则
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
武安君功也。”
于是应侯言于
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
武安君病,不任行。
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
武安君病愈,
秦王欲使
武安君代陵将。
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
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
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王闻之,怒,彊起
武安君,
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
于是免
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
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
秦王乃使人遣
白起,不得留咸阳中。
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
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
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
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
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王剪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
始皇。
始皇十一年,剪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剪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
秦王使
王剪攻燕。燕王喜走辽东,剪遂定燕蓟而还。秦使剪子王贲击荆,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
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
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
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
万人。”
始皇问
王剪,
王剪曰:“非六十
万人不可。”
始皇曰:“王
将军老矣,何怯也!李
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剪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
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
王剪曰:“寡人以不用
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
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王剪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已矣,
将军勿复言!”
王剪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
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听
将军计耳。”
于是王剪将兵六十
万人,
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剪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
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剪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剪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
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王剪曰:“不然。夫
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
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剪果代李信击荆。荆闻
王剪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王剪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
王剪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
王剪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于是王剪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剪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
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
王剪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
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秦二世之时,
王剪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
王剪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
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
不能救患于应侯。
王剪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剪为宿将,
始皇师之,然
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白起、
王剪,俱善用兵。递为秦将,拔齐破荆。赵任马服,长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贲、离继出,三代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