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黄州,我的居所雪堂之前,有我亲手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到如今已是绿叶成荫,青青的果实挂满枝头。穷外的鸟儿天刚蒙蒙亮就开始鸣叫,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东坡啊东坡,不要忘记黄州小桥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
版本二:
我亲手在堂前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如今已长出茂密的绿叶,结出了青青的果实。窗外百舌鸟的鸣叫声,惊醒了我五更时分的春日睡梦。居士啊,居士啊,切莫忘了当年那小桥流水的清幽景致。
以上为【如梦令 · 手种堂前桃李】的翻译。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此调本名《忆仙姿》,五代後唐庄宗李存勖(Xù)创调,词存《尊前集》。宋苏东坡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阙。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周美成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文伯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东泽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馀音》词名《无梦令》。魏道辅双调词名《如意令》。此调两个二字叠句,最难处理,而且必须与上下句语意连贯。《词谱》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当依《词律》此句作「平仄」,如秦少游作「消瘦」「无寐」「回首」「肠断」「无寐」。此调四个六字句,俱为「仄仄平平仄仄」。两个二字句,为「平仄」。此六句用仄声韵。一个五字句,末字为平声。这样使此词声情低沉凝重。此调于五代仅唐庄宗两词,宋人作者甚众,一般用以抒情,自苏东坡用以游戏和表旷达之情後,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春思」。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句:傅子立注:「严郾《百舌》诗:『星未没河先报曙……玉楼还有晏眠人。』」刘尚荣按:「此系节引严郾《赋百舌鸟》诗。『曙』原作『晓』,见《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七》。又,《唐诗纪年·卷六十六》署名严郭,待考。」龙榆生笺:「《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注:『反舌,百舌鸟也。』《虫荟》:『角舌,伯劳之一种,一名反舌。似伯劳而小,全体黑色,喙甚尖,色黄黑相杂,鸣声圆滑。人活蓄之,至冬则死。』杜子美《百舌》诗:『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无则《百舌》诗:『千愁万恨过花时。』」惊,傅注本作「唤」,兹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元延祐本原校:「一作『唤』」。
居士:傅子立注:「维摩诘虽处居家,常修梵行,故号居士。後人因袭此名,若庞居士、香山居士之类是也。」刘尚荣按:「维摩居士见《维摩诘经》。又,宋计敏夫《唐诗纪年·卷四十九·庞蕴传》:『庞蕴,字道元,衡阳人。嗜浮屠法,厌离贪俗。挈所有沉之洞庭,鬻竹器以为生,後居襄阳。临终,召刺史于頔,谓曰:「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善住世间,皆知影响。」言讫奄然而化。时贞元间也,世号庞居士。』《新唐书·卷一百十九·白居易传》:『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
小桥流水:龙榆生笺:「公元丰五年三月,居黄州,以事至蕲水,作《西江月》,词序云:『春夜行蕲水山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少休。及觉,已晓,乱山葱茏,不谓人世也。』」
1.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因后唐庄宗李存勖词中有“如梦,如梦”句而改称《如梦令》。
2. 手种:亲自种植,表达对桃李的情感寄托。
3. 堂前:厅堂之前,泛指居所庭院。
4. 桃李:桃花与李花,亦可象征门生或美好事物,此处实指树木。
5. 青子:未成熟的果实,呈青色。
6. 百舌儿:即百舌鸟,因其能模仿多种鸟鸣声而得名,常于春季清晨鸣叫。
7.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约为凌晨三至五点,此处指清晨。
8. 春睡:春天容易困倦,故有“春眠”之说。
9. 居士:旧时文人自称,尤指有隐逸之志者,苏轼常以此自称。
10. 小桥流水:象征远离尘嚣、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可能暗指黄州或早年故居之景。
以上为【如梦令 · 手种堂前桃李】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词回忆了雪堂生活,创造了一种如同图画般的美的境界,留有许多思索的馀地。抒写了作者对当年雪堂生活的回忆和对这种幽静环境的怀恋和向往,排遣对仕途经营的厌腻。这首词语言自然流畅,而感情真挚深厚。
《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是苏轼晚年所作的一首小令,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词中通过描写堂前亲手栽种的桃李成荫、鸟鸣惊梦的情景,抒发了对往昔闲适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词以“居士”自呼,语重心长地提醒自己勿忘初心,莫忘早年隐逸之志与自然之趣,体现了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以上为【如梦令 · 手种堂前桃李】的评析。
赏析
此词仅三十三字,结构紧凑,意象清新。开篇“手种堂前桃李”一句,以“手种”二字带出深情,不仅写物,更寓含岁月流转、人事变迁之感。桃李成荫,青子初结,既是实景,也暗喻人生晚境中的收获与希望。继而“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以动衬静,鸟鸣打破清晨宁静,却也唤醒内心沉睡的记忆。叠句“居士,居士”如自言自语,语气恳切,似自我警醒,又似深情呼唤。结尾“莫忘小桥流水”是全词点睛之笔,将记忆拉回昔日悠然自得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守望。整首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寓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展现了苏轼旷达中不失细腻、超脱中不忘本真的思想境界。
以上为【如梦令 · 手种堂前桃李】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冷斋夜话》:“东坡作长短句,不喜裁剪以就声律……然其词清丽舒徐,自有风味。”
2. 清代王士禛《花草蒙拾》:“‘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语似平易,而寓意深远,非胸中有丘壑者不能道。”
3.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此词:“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传达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出苏轼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不懈追求。”
4.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此阕殆为晚年回忆之作,语浅情深,有悠然不尽之致。”
以上为【如梦令 · 手种堂前桃李】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