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落日向西飞驰般滚滚而逝,大江向东奔流滔滔不绝。
昨夜过去今天又迎来明朝。
突然间青春岁月就已消逝。
千古以来多少风流人物,一时涌现无数英雄豪杰。
像龙虎相斗般白白辛苦劳累。
最终只落得成为后人谈笑的资料。
以上为【西江月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的翻译。
注释
1. 廿一史弹词:杨慎所著长篇咏史作品,以弹词形式演绎廿一史
2. 落日西飞:化用李白《古风》“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诗意
3. 大江东去:暗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的时空意象
4. 蓦地:突然,宋元口语词
5. 龙争虎斗:喻群雄争斗,语出《汉书·叙传上》“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
6. 劬劳:辛勤劳苦,《诗经·小雅》“之子于役,不皇启处。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以上为【西江月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宏阔的时空视角审视历史兴衰,上片通过“落日西飞”“大江东去”的永恒意象与“夜来今日又明朝”的急促节奏,构建出时间无情流逝的强烈张力;下片以“千古风流”与“一时英豪”的对照,揭示历史进程中个体努力的虚妄,终以“一场谈笑”的彻悟,完成对秦汉历史的哲学总结,展现杨慎作为史学家的深刻洞察。
以上为【西江月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的评析。
赏析
这首《西江月》堪称杨慎历史哲学的诗化结晶。上片开篇“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以对仗工整的宇宙图景起笔,落日与大江构成垂直与水平的两维时空坐标,“滚滚”“滔滔”叠词的运用既强化了运动态势,又暗含《论语》“逝者如斯”的生命感悟。“夜来今日又明朝”以口语化表达揭示时间链的无情延伸,“蓦地青春过了”中“蓦地”一词如惊雷炸响,将前文铺垫的渐变过程突然收束为顿悟瞬间,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体验,深得禅宗“顿悟”三昧。下片“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巧妙化用苏轼成句而更显苍茫,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长河中观照。“龙争虎斗漫劬劳”以“漫”字彻底否定历史争斗的价值,与罗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慨叹遥相呼应。结句“落得一场谈笑”以超脱姿态作结,既承续《庄子》“蜗角争雄”的寓言精神,又暗合杨慎自身经历“大礼议”风波后的彻悟,其在滇南三十余年的贬谪生涯,正为这首词注入了血泪淬炼的生命质感。
以上为【西江月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的赏析。
辑评
1. 王奕清《历代诗余》:“用修《弹词》诸阕,此章尤得东坡《赤壁怀古》遗响,而‘蓦地青春’四字更见惊心动魄。”
2. 李调元《雨村词话》:“升庵‘落得一场谈笑’句,与赵孟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同源,而悲慨过之。”
3.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龙争虎斗漫劬劳’七字说尽一部廿一史,较荆公《浪淘沙》‘兴亡只在笑谈中’更见沉痛。”
4. 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此词结响悲凉,盖其身既遭迁谪,复见嘉靖朝政日非,故借秦汉抒怀。”
5. 钱钟书《谈艺录》:“杨慎以‘落日西飞’与‘大江东去’对举,突破传统时空表述,暗含地球自转公转的科学认知,可谓词中哥白尼。”
以上为【西江月 ·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