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tí lǐ gōng lín shān zhuāng tú。
题李公麟山庄图。
sū zhé。
苏辙。
shān jū shǎo huá lì,
山居少华丽,
qiān máo jié jìng wū。
牵茅结净屋。
cǐ jiān bù shòu chén,
此间不受尘,
yōu rén yì xīn mù。
幽人亦新沐。
以上为题李公麟山庄图的拼音版。
苏辙 · 宋代 · 诗
长鱼三尺困横盆,送入清流喜欲奔。报我金匙仅盈寸,掷还聊喜不贪存。
帝子乘鸾已列仙,遗芳留得众孙贤。俊科蚤与寒儒竞,禁从终偿白发年。辇路联镳惊往事,圃田回首泣新阡。
晚岁事游宦,相从未尝足。羡君四海皆兄弟,栈中直木不容曲。临安老令况同科,相逢岂厌樽中醁。
春色无人见,兹行偶众先。柳黄新过雨,麦绿稍铺田。河润兼冰散,禽声向日圆。
案牍稀疏意自开,夜阑幽梦晓方回。青苔红叶骚人事,时见诗筒去又来。
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宿草芊绵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之体者乎?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者,不可通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又不可矣。
刘基 · 明代 · 诗
莫信登天不要梯,莫信筑雪可成堤。五更老鸦树上叫,有人则道是鸡啼。
方回 · 元代 · 诗
聚敛臣应愧直臣,暂闲身似胜官身。险夷异路良难测,进退忘怀直任真。万国山河封域广,九天日月照临新。
屈大均 · 明代 · 诗
宫允清华日,依然大布衣。敖知方朔是,狂觉子陵非。太液多泉水,瀛台有钓矶。
徐铉 · 宋代 · 诗
永乐留虚位,长陵启夕扉。返虞严吉仗,复土掩空衣。功业投三母,光灵极四妃。
何景明 · 明代 · 诗
夜来系马楼前树,暮倚危阑对雪峰。人世百年还易过,天涯此会亦难逢。浮烟近接千家市,落日遥闻万井钟。
成鹫 · 明代 · 诗
凭君寄语锦江渔,曾见华亭识得渠。歌罢沧浪相忆否,水清难免是无鱼。
邓云霄 · 明代 · 诗
三径幽栖郭外偏,开尊还在菊花先。德星千里人同聚,宝月重轮影正圆。招隐小山歌桂树,延年大药种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