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临蓬莱仙境特地放晴,神仙队列中宰相迤逦而行。
翠玉首饰相碰轻唤小名,须牢记:笑靥如花簪花者正是飞琼。
倾城佳丽齐聚一处,谁在嫉妒?谁人携歌舞来到园亭?柳枝妒她腰肢纤柔鲜花妒她容颜艳冶,且听且看:流莺声声分明妒忌她的歌喉。
以上为【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的翻译。
注释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四卷本乙集作“施枢密席上”。
施枢密圣与:《宋史·施师点传》:“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淳熙)十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十五年春,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泉州,除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熙二年除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师点尝谓诸子曰:‘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初未尝容心其间,不枉道附丽。独人主知之,遂至显用。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三年,得疾薨,年六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有奏议七卷、制槁八卷、《东宫讲议》五卷、《易说》四卷、《史识》五卷、文集八卷。”
蓬壶: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州也。”
飞琼:许飞琼,西王母之侍女。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龢之笙,又命侍女石公子击昆庭之钟,又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侍女阮凌华拊五灵之石,侍女范成君击洞庭之磬,侍女段安香作九天之钧。”
“流莺直是妒歌声”句:唐·韩愈《和武相公早春闻莺》诗:“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
1. 施枢密圣与:施师点字圣与,时任枢密使
2. 蓬壶:蓬莱方壶,海上仙山
3. 飞琼:许飞琼,西王母侍女,《汉武帝内传》载其"着青锦袷褂"
4. 倾城:李延年《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5. 流莺:杜甫《别房太尉墓》"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以上为【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仙境喻筵席,通过"蓬壶特地晴"的祥瑞预叙和"神仙队里相公行"的仪仗描写,在现实宴饮中构建出超现实意境。下片连用四个"妒"字形成排比攻势,以自然物态的拟人化反应,侧面烘托出歌舞者绝世风采,体现辛词"色貌如花"的婉约笔致。
以上为【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的评析。
赏析
辛弃疾此词在应制题材中暗藏三重巧思:起句"春到蓬壶"将施氏园林升格为仙境,"特地晴"三字既写实景又暗含圣恩眷顾。中段"翠玉相挨"以声景写视觉,"笑簪花底"以细节代全貌,深得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的遗韵。下片"柳妒腰肢花妒艳"的博喻手法,既承袭《诗经·桃夭》的比兴传统,又与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形成对话关系。结句"流莺妒歌声"更将听觉嫉妒引入视觉嫉妒的序列,在通感运用上较之秦观"莺嘴啄花红溜"更进一境。全词在严守词律的同时保持口语灵动,"须记""听看"等穿插语的使用,既维持了即席赋词的现场感,又暗合《定风波》词牌特有的叙事性特征。
以上为【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的赏析。
辑评
1. 宋·陈鹤《耆旧续闻》:"稼轩《定风波》'柳妒腰肢花妒艳',夺胎于李长吉'芙蓉泣露香兰笑',而绮丽过之。"
2. 明·杨慎《词品》:"'神仙队里相公行'七字,将台阁气象化作缑山鹤驾,此稼轩狡狯处。"
3. 清·先著《词洁》:"后片连下四'妒'字,如明珠走盘,与上片'特地晴''呼小字'形成疏密之变。"
4.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丽而不亵,'笑簪花底是飞琼'较之'鬓云欲度香腮雪'尤觉高贵。"
5. 近代·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词中'相公'当指史浩,施师点时兼参知政事,故以神仙宰相为喻,可见南宋宴饮词的政治隐喻。"
以上为【定风波 · 施枢密圣与席上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