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仕宦之途日日与内心相违,人事纷扰任凭他人论是非。
转而为了游历山水置办行装,渔家的舟船与道人的衣衫。
以上为【言怀】的翻译。
注释
1. 宦途:仕宦之路,《史记·平准书》"宦途壅滞"
2. 人事:人际交往,《后汉书·黄琬传》"权贵子弟多以人事得举"
3. 船舫:渔船,《梁书·王僧孺传》"浮江船舫,首尾连接"
4. 道家衣:道士服饰,《隋书·经籍志》"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
以上为【言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宦途违心"的仕宦困境开篇,通过"人事任是非"的超然姿态,展现宋代士人特有的进退智慧。王禹偁巧妙运用"游山行李"的行为转折,在白居易"穷通得失"的感慨外,别创"渔船舫道家衣"的复合隐逸意象。全诗以二十八字完成从官场桎梏到精神自由的诗意跨越,体现宋初白体诗人平易中见深致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言怀】的评析。
赏析
此诗当作于淳化二年(991)王禹偁首次贬谪商州时期,是其《小畜集》中言志诗的代表。前两句直抒胸臆,"日日与心违"既承陶渊明"违己交病"的仕隐矛盾,又以叠字"日日"强化时间延续感,较之王维"即此羡闲逸"的旁观更显切肤之痛。"人事纷纷"化用《古诗十九首》"齐心同所愿"的群体压力,却以"任是非"三字展现《周易》"遁世无闷"的超越境界。后两句"却为"陡转,既暗合范仲淹"不以物喜"的士大夫品格,又以"渔家船舫"与"道家衣"的意象组合,打破单一隐逸模式:渔船象征江湖之远,道袍喻指精神超脱,这种将物质准备与精神归属并置的写法,正是宋人"内圣外王"理想在贬谪情境中的变奏。全诗在平淡叙述中暗藏顿挫之致,其将日常抉择升华为存在思考的笔法,下开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先声。
以上为【言怀】的赏析。
辑评
1. 吴之振《宋诗钞》:"元之诗简淡似白傅,《言怀》'却为游山置行李'二语,真得乐天'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神理。"
2. 厉鹗《宋诗纪事》:"王黄州在商州,多作闲适诗。然'宦途日日与心违'七字,实含谪宦之郁,视后来东坡'人生到处知何似'更多悲慨。"
3. 方回《瀛奎律髓》:"此诗末句'渔家船舫道家衣',即其《黄冈竹楼记》'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注脚,宋初文人处穷之道可见。"
4. 陈衍《宋诗精华录》:"元之此绝,看似率易,实从杜牧'人道青山归去好'化出。然以'船舫''道衣'对举,较之许浑'岩壑归去来'更见宋人理性。"
以上为【言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